眼含热泪送锦旗的、如梦方醒来报案的、隔三岔五就来询问案件进展情况的……进入2007年以来,长春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办公室人来人往,一批又一批学生家长的身影不断。 2006年12月29日,长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北京将公安部A级逃犯、吉林省龙凤阳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凤公司)经理张泽柱抓获。至此,骗了近600名家长3500万元的长春“10·28”特大招生诈骗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落网。 百名被骗学生集体到高校报到,特大诈骗案浮出水面 2006年10月28日下午,长春、农安、德惠等地的100余名学生,手持长春税务学院学生缴费卡,在家长护送下,到该校报到。浩浩荡荡的报到队伍,让学校吓了一跳:本校招生工作早已结束,又从哪儿冒出来这么多“新生”?看过孩子们手中统一制式的缴费卡,校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全是假的! 家长队伍骚动起来。“怎么回事?不是通知拿缴费卡来报到吗?”“卡是龙凤阳光教育咨询公司发的,找他们去!”原本互不相识的家长们,面面相觑。 此前,他们中绝大多数并不知道什么龙凤公司,都是各自“花钱找人,把孩子办到这个学院的”。急着一问究竟的家长们,转而奔向龙凤公司。然而,此时该处只剩一名工作人员和几张破桌烂椅,公司经理张泽柱早不知去向。 当天,长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办公室被报案的家长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二中队队长王喜军带领民警连夜接待报案群众,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以办学为名诈骗群众钱财的特大合同诈骗案件。 以发展“下线”的方式疯狂敛财,大案震惊中央 接到群众报案后,长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以经侦支队支队长徐为民为首的专案组,抽调50余名精干警力全面开展侦破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时任吉林省省长王珉相继对此案做出批示。 经过大量调查,案情很快摸清:2006年以来,长春无业青年孙靖国,伙同吉林省龙凤阳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经理张泽柱、副经理刘焕杰等人,在社会上大肆宣称,能通过在教育部、省招生办的熟人,以点招、扩招等方式,将高考低分或认为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学生办入全国40余所高校。学校不同需缴纳不等费用,如大连某学院需16万元~18万元,东北某大学需18万元~20万元,北京某大学需14万元,长春某大学需7万元,长春某学院需6万元等。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还自己印制了加盖公章的协议。根据协议,龙凤公司为学生办理全国统招入学(录取)一事,并收取服务费用,如果未办成功,无条件全额退款给学生。 为扩大“业务量”,龙凤公司还发展了20多名中间人寻找“生源”,部分中间人又在各地市发展了所谓“下线”。他们谎称自身“有能量”,而对家长隐瞒“通过中介公司办事”的真相。这些中间人及下线,有的在教育领域工作多年,有的在当地是有名的“能人”,有的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在公司报价基础上再分别加价5000元~5万元不等,从中牟利。多数家长通过“中间人”落入陷阱。 现已核实,所有被骗学生,至案发时,无一人办成入学。 策划者是21岁的无业游民 “能把学生办入全国40多所高校”,骗子的牛皮吹得天大。稍有点常识或理智的人,大概都能识破其谎言,起码会表示怀疑。但受骗家长当初都对此深信不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个别家长甚至直到现在仍把骗子的谎言当真,坚信“是招办出了事儿,才没办成”。 本案一号人物孙靖国,不过是年仅21岁的无业青年。据警方介绍,两年前,张泽柱将高考考了200多分的孙靖国办入北京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孙到校后颇不满意,不长时间便弃学。 本案另一主角张泽柱,曾推销过自行车,2001年与别人合作搞升学咨询,2005年成立了自己的龙凤公司,主营求学咨询与服务,但业务不多,利润微薄。就这样两个人策划操纵的一场骗局,竟能在近600人上当的情况下,维持4个月不破。 家长为孩子上学借高利贷 “真是傻得提不起来了……”长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中队办公室里,几位受骗家长唏嘘自怨,形容憔悴。因为上火,他们每人都拎着一大包刚买的中草药,一位家长甚至掩面哭泣:“钱没了,孩子也耽误了,现在连跳楼的心都有……” 据警方介绍,上当家长分布于吉林省内长春、四平、松原、通化、白城等6个地区,其中德惠、农安、九台几个县级市为“重灾区”。多数家长收入不高,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有的家庭倾空多年积蓄,有的甚至不惜高息借款。德惠市一家长,同时为自家与亲戚家3个孩子张罗,一次性被骗30万元。 在警方收缴的一份“生源登记册”上记者看到,受骗学生高考成绩多在三四百分,也有少部分超过了当地普本线480分,甚至还有570分的高分。对于过线考生来说,他们本有机会通过正常录取程序进入大学,但现在只能复读。而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多年积蓄被骗,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精神状态令家长非常担忧。 据了解,由于接警后行动迅速,目前,警方已查扣、收缴赃款赃物折合600余万元。同时,在法律震慑下,一些“下线”迫于压力,已向被骗家长返还1400余万元。目前,警方仍在全力追缴,力争把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 王险峰 记者 彭冰
|
中国青年报
编辑:赵文银
|
|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