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就业形势特别严峻,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为18%。而截止到今年3月,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仅 8.45%,同比下降50%。对此,业内专家分析,大学生之所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招聘需求下降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以及其与企业的价值观不匹配造成的。
那么当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如何?他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补足?就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中国学生职业规划普遍较晚
日前,在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A-JuniorAchievement)与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联合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JA志愿者日”活动上,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多数人显得比较迷茫,“能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工作我就很满足了。至于将来的发展,还没有考虑太多。”
“从我们跟众多大学生接触的经验来看,中国学生对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普遍起步较晚。”国际青年成就组织中国部的项目经理黄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般经历了高中时代的魔鬼训练,很多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比较放松,尽情地享受大学生活,而到了大三、大四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才开始考虑职业规划。”据介绍,这类学生差不多占到了9成。
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各类的选修课程,但总体来看,中国大学生们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甚至很多人都不明晰自己将来想做什么。对此,黄琳分析,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家长对小孩的过度关爱、事事包干的做法有很大关系。
价值观不匹配导致就业难
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学习及职业发展副总监张伟虹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指出,中国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难,与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的企业招聘需求下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其与企业的价值观不匹配造成的。
中国大学生在自主性方面非常欠缺,很多大学生入读大学时的专业选择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选择都是由父母决定甚至操办的,这对他们现在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
对此,张女士认为,要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除了要扩大就业需求外,还要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帮助他们了解如何设定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规划三部曲:知己、知彼、选择
那么中国学生该如何补上这一课呢?
黄琳指出,即便是大三、大四才开始考虑职业发展规划也不算太迟,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并结合自我和社会的需求分析等,大学生还是可以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的。
张伟虹则指出,职业规划的三步曲应该是知己、知彼、然后做出选择,这三者缺一不可。
张女士结合当天下午的活动,解析了这三个环节的奥秘和注意事项:
所谓知己,就是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
在“职业生涯大拍卖”的游戏环节就是帮助学生自省,是否真的了解自己。在游戏中我们发现,有5组同学都把“和家人共度周末”放在了首位,其次是4组同学选择“三五个知心朋友”,而3组同学选择了“一门精湛的技艺”。而当问及这些选择是否是同学们最想要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摇头了。
而所谓知彼,就是全方位地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具体包括:就业机会、社会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环境、人力供需情况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信息。
在这个环节,主办方设置了“职场万花筒”的游戏,让同学们从各家报纸的招聘广告中寻找一些对自己有启发的信息。现场不少同学从中分析出了当前的热招行业和岗位、企业招人的要求和开出的薪资标准等信息。
对此,安利的人力资源专家Barbara进一步指出,通过招聘广告的研读,不单要发现企业岗位供求和薪资标准等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了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等信息,比如从一个企业的logo的设计中就能看出企业是否注重创新等,然后判断其是否于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此外,还要学会延伸,比如从中了解到企业的规模、岗位设置等,看将来自己进入公司后的可能的职业发展路径有哪些,并为今后的职业发展铺路。
最后,才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作出选择。
在这一关设置的游戏是“手中王牌”。游戏很简单,就是每组的成员摸一张牌,让大家猜牌的颜色、花色、点数等,猜对了会有相应的分数增加。游戏共进行3轮。
不过现场同学多数都猜错了,有的小组甚至由于犹豫不决而错过了答题时间。
对此张伟虹点评:这个环节其实是在考察同学们在做决定时候的种种表现,从而判断他们做决定的风格。通常决定的风格有以下几种:无力型、冲动型、直觉型、顺从型、计划型、拖延型和宿命型。
对于当前大学生最烦恼的该就业、升学还是留学的问题,不妨结合自身、家庭和社会状况等条件列一个“生涯抉择平衡单”,统筹分析各项因素来帮助自己作出最合理的决定。
职业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后,张女士还告诉记者“有时候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做出了一份职业发展规划,但是当他真正踏入职场后,开始了解社会和工作后,就会发现他选择的工作可能并不是自己所真正喜欢和适合的。所以我们说,职业发展规划也是需要不断修正的。”
那么是不是一旦发现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或者不喜欢就需要立即跳槽来修正呢?张女士的答案是其实并不需要。她指出,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目标应该有所不同:职业发展的初期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中期目标才是追求财富,而后期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职业发展的初期,“尝试”非常重要。只有尝试着做一些工作之后,你才能真正的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因此,即便是遇到不合适的工作,也要抱着“学习和体验”的心态,认真地去经历。
黄琳也特别指出,职业发展规划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还需要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认知和能力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