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大三学生张列怡接到一家租赁公司人事经理的电话,“小张,我们公司想招聘几个财务专业的毕业生,能帮忙推荐一下吗?”小张立即把这个信息传递给相关院系,老师挑选了部分学生前去应聘。
张列怡是外贸学院“大学生事业发展促进会”成员。这家大学生社团成立于2005年,主要由大二、大三学生参加,现在已经有200多名会员。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跑招聘市场、走访企业、撰写调研报告。这些大学生一方面了解就业市场的动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及时向学校和同学反馈;另一方面担任“推销员”的角色,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帮助毕业班学长们拓展就业岗位。小张参加这个社团两年多,如今手头已有十几家“老客户”。这些企业想到外贸学院开宣讲会、物色实习生、招聘毕业生,人力资源主管们第一时间就与小张联系,让她帮忙张罗。
今年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外贸学院由于专业原因,更是处于寒流的“中心位置”。整个假期,“大学生事业发展促进会”没闲着,每人要上门拜访几家用人单位,加起来一共要走访四五百家单位。除了“老客户”以外,还有许多“新客户”需要拓展。寒假前,东华大学、外贸学院、立信会计学院等松江七校联合举办了一场招聘会。“大学生事业发展促进会”的学生们发现,来设摊的不少企业与外贸学院专业对口,但之前联系甚少,于是他们把这类企业记下,寒假里一家家拜访。
许多企业对外贸学院的学生“联络员”们也很认同。飞利浦公司专门向学校发函,列出了对于“联络员”的几点要求,包括“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责任意识强”等,还对一批候选学生进行面试,确定由2位学生担任“联络员”。
近年来,上海大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异军突起。团市委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市高校中有100多家就业创业类社团,如上海交大的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和复旦大学的前程协会等。大学生认为此类社团对促进就业和创业“有作用”和“作用很大”的占80%以上。上海外贸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家仪说:“鼓励学生搭建就业互助的平台,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之一,实践效果很好。这些就业和创业类社团,已经成为高校就业‘战役’中的一支‘轻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