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针对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普遍薄弱的现状,从今年9月份秋季新学期起,所有交大本科生将必修写作课。
写一句话,三分之一的词是多余的;语法不通,语病频现;书面语和口头语混着用。在大学校园里,居然有许多学生“不会”写文章。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坦言,他发现大学生的写作很成问题:“学生交来的文章,一句话里,我要替他划去三分之一,他们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把问题讲明白。语法和逻辑上同样错误百出,重复使用词汇,还有书面语与口头语不分。”他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有些学生的研究报告。他认为,这与基础教育阶段作文课过分强调“漂亮词汇”有关,忽略了准确、简洁、有逻辑这三条基本的要求。另一位高校老师告诉记者,每年学生交来的毕业论文,许多人在“语文”这关上就通不过。印杰说,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交大考虑开设写作课。
记者获悉,以往每年新生入学,交大都要组织语文水平测试,未通过的学生必须选修“大学语文”课。而新开设的写作课将成为全体本科生的必修课,着重应用文写作的培养,力求让学生在写作上做到准确、简洁、有逻辑。
写作课的开设,仅是交大人文素养通识课改革的一个部分。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交大人文素养通识课将更为系统化,并设立一系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里学生可以选修一些课程。授课上,也将加大难度和深度。比如史学类课程,老师不仅讲故事,还要讲历史观,告诉学生史学家如何思考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