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找到工作有人还在奔忙有人自主创业
对毕业生而言,这一个冬季,似乎比往年更加寒冷——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带来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寒风中,大部分毕业生们还在忙碌奔波,希望递出的简历能换回一个心仪的职位;同时,一小部分人却已幸运地找到了工作,似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当然,还有人另辟蹊径,走上自主创业的艰辛之路。
虽然各自发展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毕业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本报选择了3个不同类型毕业生的代表,希望他们的经历能带给学生们一点启发。
已签约者
两个月找到满意工作
代表人物:田备,二外阿语系本科生
田备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大四学生。去年12月,小田已经和一家国企签约,只等毕业后就可上班。算起来,田备从去年10月底开始找工作,只用了两个月就找到了满意的单位,这在他的同学中算是顺利的。
从未去过招聘会
小田说,自己没去过招聘会,只是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搜索相关信息。在发出了六七份简历后,他就找到了现在的单位。这家单位招聘的是阿拉伯语专业的业务经理,与小田正好专业对口。小田期望的月薪是四五千元,这家国企提供的工资跟他的预期差不多,而且各项福利都特别好。
平时积累很重要
对于自己能够快速找到满意的工作,小田认为跟自己投简历时比较有针对性有关,同时他也在面试、笔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包括查找资料、学习面试技巧等,“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记者后来了解到,小田平时在班里就非常优秀,综合成绩经常是全年级第一。大三时,小田作为交换生前往也门一所大学学习了8个月,“对我的适应能力、口语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小田在学校经常参加各种竞赛,并去过新浪等企业实习以获得实践经验。
对于小田能顺利找到工作,小田的同学都觉得很自然,“他确实非常优秀。”一个同学说。在与小田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小田是一个思维清晰、为人谦虚的人。
整体就业不乐观
虽然小田顺利找到了工作,但小田也深刻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其实我刚开始想去外企,但我发现外企招小语种专业的人特别少。”跟上一届学生相比,小田觉得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小田同班有23个同学,到目前只有5人找到了工作,而去年此时,毕业班里大约已有一半同学都与企业签约了。
提到是否继续深造的问题,小田说,考研、出国现在基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我想我更需要的是实战经验。至于以后是否深造,现在还不好说。”
>>对话田备
有信心最重要
记者:找工作时是什么心态?
田备:比较放松吧,准备充分,也顺其自然。
记者: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能那么快找到工作?
田备:跟我准备充分有很大关系,同时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记者:有什么建议给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
田备:大家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反复,确定了自己未来想干什么,然后全力以赴。
无着落者
研究生连换5个单位实习
出场人物:黎天传媒大学研究生
黎天(化名)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7月即将毕业。从去年10月至今,他已连续换了5个单位实习,投过上百份简历,但工作目前仍没有着落。
招聘会上专业遇冷
黎天学的是国际关系专业,去年10月,他参加了一场研究生专场招聘会。“那么多家单位,竟然没有招我这个专业的。”黎天说,看到银行等单位,他都没敢投简历,“怕被企业当场拒收。”
那天,他只给北京日报和凤凰网两家单位投出了简历,但一直没有回音。黎天从那时起才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有多冷门,此后他找工作时,都是往传媒等行业靠。
曾在5家单位实习
黎天说,因为专业比较冷门,“只希望找个能过得去的单位”,预期月薪是三四千元。
从研二开始,黎天就开始积累经验。他先去网站实习,还到奥组委应聘过。去年10月,黎天参加一家中央媒体的招聘,并留下来实习。到了12月,他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新华社的招聘,经过笔试、面试,又实习了两周。此后,黎天又找到一家晚报继续实习。“多到几家单位实习,胜算更大”。
手机24小时不离身
实习之余,黎天每天都会在招聘网站转悠,到现在,他已投出100多份简历,但有回音的寥寥无几。
黎天的女朋友说,因为工作的事情,黎天很是焦虑。为了能不错过招聘企业的电话,黎天的手机24时开机。“要是哪天在外面时手机突然没电或没信号了,他就担心得不得了。”
不考虑外地就业
尽管找工作很难,但黎天并不考虑继续深造或出国。“未来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如果再念个三四年的书,岁数也大了,又没从业经验,更没有竞争力了。”黎天说他不考虑去北京以外的城市就业。至于去京郊当村官,“不到最后不会考虑。”
他说,班上共有20多名同学,目前大多在传媒等相关单位实习,但都还没确定工作。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黎天不想降低工资的预期目标,“不能再低了,不然就没法生活了。”
>>对话黎天
多实习会增加胜算
记者:在好几个单位实习,还要写论文,忙得过来吗?
黎天:是有点忙不过来,但多实习几家单位胜算会比较大。
记者:觉得自己为什么到现在没能找到工作?
黎天:一是跟专业比较冷门有关。第二就是自己的经验还是不够。还有个原因,我很少考虑外地的单位,选择面自然也就窄了。
记者:找工作到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黎天:太难了。一开始我根本不关注外地企业,但现在我想,要是有好的机会我也会考虑的。
-自主创业者
农大毕业回农村做猪倌
出场人物:王培东、陈勇 中国农大08届毕业生
在艰难的就业环境面前,很多大学生还在为了找工作四处奔波,农大毕业生王培东和陈勇却选择了一条很少有人敢走的路——去农村自主创业,做“猪倌”。
从城市回到农村
陈勇是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08届毕业生,来自四川广安。上学时,他与同样来自农村的王培东有一个共同而模糊的想法——去农村创业。由于没有现成的榜样,去年找工作时,他们还是和其他人一样,四处投简历,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两人决定放弃求职,把精力全部投到创业上。
巧遇创业机会
去年4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启动了毕业生“联村三人行”活动,招聘第一批志愿者前往农村基层创业。
经过考察,两人来到安徽潜山县潘铺村,开始创业。潘铺村村委会为他们提供免费食宿,并在一段时间内无偿提供土地、大棚,供他们进行科技示范使用。
新猪舍成为新景点
他们和普通农民一样,要下地干繁重的农活,并承包、自建了6个蔬菜大棚。
他们从母校一位老师那里引进了技术,以合作的方式在村民后院建了一间示范猪舍,养了两头母猪、20头育肥猪。短短3个多月,每头猪的体重都增长了200多斤。更让人称奇的是,因为微生物菌种的作用,猪圈里闻不到半点臭味。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前来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目前,这种新技术已经在其他5个养猪场推广。
没经验导致小失误
虽然养猪得到了认可,但在农活方面,由于没有经验,还是有不少小损失。比如他们错过了蔬菜浇肥的时间,发现的时候菜叶长满了地,已经浇不下去。
除了项目组给每人每月1200元的生活补贴外,他们并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半年下来,只能紧张地维持。
带动更多大学生创业
虽然陈勇和王培东的创业刚刚开始,成败还没有定论,但是两人却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并有着不小的野心。在一年前,大学很少宣传鼓励大学生去创业,但是现在农大正在筹办一场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宣讲会,并拟邀请两人做示范演讲。
>>对话陈勇 要考虑清楚再走这条路
记者:去农村创业是自己的选择还是无奈之选?
陈勇:我们其实很早就有这个念头,并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遇到了合适的机会就下了决心。
记者:你们这条路对于其他人有什么借鉴作用吗?
陈勇:我们也希望可以告诉师弟师妹们,有一条其他的路可走。城市里人才太多,我们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可是在这里我们能做更多的事。但是我也不希望大家没有考虑清楚就跟风,不想误导那些不适合的人。
记者:你觉得自己成功了吗?会一直在这里创业下去?
陈勇:没有,现在还是有盈利的压力,我们才刚起步,也有可能失败。我们也许不会只在这个村里呆下去,但至少要扎两三年吧,以后就算离开也会继续现在的事业。
记者:还想回城市吗?
陈勇:今后城乡就一体化了,城市和农村没有区别,没有回到城市这一想法。
专家点评
要有去中小城市的勇气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以上几个学生的现状有其必然性。黎天的专业可以说面很宽,也可以说太窄,所以导致找工作时很难碰上对口的。而小语种近几年比较热门,同时田备个人也很优秀,因此找工作就相对顺利。王培东和陈勇事先就有创业的计划,然后利用自己的专业自主创业,发展好了以后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值得提倡。
张车伟说,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就业误区,觉得上了大学就应该有好工作,把工作分成高低贵贱。其实,需要大学生们的岗位还是非常多的。在经济形势好时,如果能找到好工作当然好,但当经济形势不好时,不能找到“最好”,就尽量做到“次好”。
他认为,大学生们要改变就业观念,大城市不行,就要有勇气面对去中小城市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