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
暑期来临,因为报名爆满,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不得不移师浙江长兴。据悉,报名人数激增的“西点”,仅杭州一个点报名就超过1000人。
2004年诞生的“西点”已走过4年历程,因为鞭笞、吃黄连等体罚教育而备受社会关注,也引来了各方的指责。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西点”在争议中却迅速扩展,目前已在浙江的绍兴、海盐以及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和河南的商丘设立了7个分支机构。
采访中,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主任万国英出示了一份调查报告:据新浪网统计,2007年全国部分省市的70名高考文理科第一名中,女生44名,男生26名。与应试体系中女生占主角相反,我国工读学校男生占的比例高达84%。
“其实工读学校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性格活跃,有创新能力的孩子,他们因为不适应应试教育而成为失败者。”万国英说,男孩的问题,是教育和教师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孩子本身没问题。据介绍,“西点”试图针对家长没时间、没精力、没经验管教孩子,而孩子娇、骄二气过重,行为失范,习惯不良,一般学校又无力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尝试培养男孩健康的人格。
平时,“西点”聘请的教师90%以上是男教师,其课程也很特殊:跆拳道、围棋、溜旱冰、演讲、游泳、辩论,当然,完成作业和遵守纪律是必须的。每天早晨,“西点”的接送车把孩子们送到各自的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再由“西点”的接送车接到“西点”,两周一次让孩子们回家与父母团聚。
记者看到,把孩子送到“西点”的家长,几乎都有同一个愿望---把儿子培养成男子汉。他们有人抱怨:学校除了抓考试和分数,几乎没有安排培养男子汉的活动;整个教育过程就是试图让男孩子成为“听话”的孩子。
据了解,“西点”实质是一个男孩托管中心,只招收小学至初中的男生,学生白天在学校上课,课余吃住在中心,每两周回一次家。中心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的管理。目标是将男孩打造成“有责任心、有毅力”的“君子”。而暑期班是“西点”另一种教育形式,招收的学员也一律是男孩,教师90%以上为男性,在40多天的封闭式训练中,教师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参加学生的活动,用阳刚之气影响男孩。
有关专家认为,“西点”火爆现象值得教育界反思,这种准军事化并引入体罚的教学方式是否科学,能否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男孩子如何成长为一个负责、勇敢、坚强的男子汉,这些都是需要研讨的问题。 记者 朱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