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开始进入许多人的生活。应该说,爱情是人的天性,网络是一种工具。但由于对网络的不正确使用,以及不良的心理,扭曲了人们对网恋的认识。本版推出的4篇文章将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网络,更好地对待自己的感情生活。 尽管“网恋”一词在学术界还有一定的分歧和争议,但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深入人心”:即网民通过互联网络谈恋爱。在一个搜索引擎内输入“网恋”一词,各种信息汹涌而来。那么究竟如何理解“网恋”现象呢?笔者认为,今天的虚拟世界中,多数不健康的网恋都是自恋的表现。 这一观点可以从法国思想家拉康的理论中找到依据。雅克·拉康是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6—18个月大的孩子在镜子前面,刚开始会把镜中的孩子指认为另外一个孩子,这时孩子还无法辨识自己的镜中像。后来,随着长大,孩子认出了自己镜中的形象:“那就是我!”这一刻,孩子心中充满了狂喜。在拉康看来,镜前的孩子在此过程中,包含了双重的错误识别:当他把自己镜中像指认为另一个孩子的时候,是将“自我”指认成“他人”;而当将镜中像认作自己时,他又将光影的幻象当成了真实———混淆了真实与虚构,并由此对自己的镜像开始了终生的迷恋。 拉康进一步认为,形成“镜像阶段”的前提,是匮乏的出现、对匮乏的想像性否认和欲望的产生。人类有一个漫长的婴幼儿期,在此期间孩子无法自主身体,不能整体地感知和把握自己的身体,与外界发生联系惟一的途径是视觉。孩子在镜前举手投足,“牵动”自己的镜中像,获得了一种掌控自我和他人的幻觉———对于一个行为无法自主的孩子来说,那是一份空前的权力。 在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个人如一叶扁舟,容易迷失在人群的汪洋大海。这是一种匮乏出现、而欲望却没减少的状况。互联网络的出现,恰恰提供给人们一面“镜子”,使人们有机会去跟别人交流,弥补现实的缺憾,随着交流的增加,网友双方的好感也越发强烈,似乎久违了的对自己美好的观感“召之即来”,足不出户就把这种感觉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爱你就等于爱自己”的状态出现了。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体而言,这同样是一份空前的权力。 但同时,在网恋的过程中,网民会有一个类似于“镜像阶段”的错误认识:将“网”中之像认为是真实之像、自己喜欢之像,混淆了真实和虚幻的区别。 在相当程度上,网恋就是网民双方沉浸在那种发现自己被接纳,发现自己的“镜中像” 的过程。在一般的网恋阶段,网民双方也具有现实恋爱的很多特征,比如深入的沟通和了解、生理上的唤起,以及相互珍惜的责任感等等。这种感情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自然想见面了。但就像多数网民经历过的那样,见面往往意味着关系的终结。这是因为,未见面之前双方深深“爱”着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爱着自己建构出来的理想中的他(她),其实,就是爱着自己;见面之后,发现对方不是“自己”了。 综上,笔者认为把网络当成一种相识的工具是可取的,但真正的爱情可能还是要走到传统的“老路”上。 网恋,慢慢毁了婚姻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博士邢淑芬 “我真的不知所措,满脑子是他,即使是在上班的时候,也没有办法不去想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们是通过网络相识、相知,他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在现实生活中也未曾见过他真实的面容,可是他已经深深占据了我的心灵。我在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打开电脑,不要上网,可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打开了,想知道他留下了什么“蛛丝马迹”,哪怕是一点点,心里就踏实了。我还知道他也在牵挂着我。” 这是一个已婚者“网恋”的案例,女主人公是一位有夫之妇,但是依然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坠入了“网恋”的泥沼。根据上海离婚法律咨询网最新一项统计表明,婚外恋已经成为影响上海市夫妻感情的头号杀手,而“网恋”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婚外恋方式,已占到整个婚外恋的两成。 婚外恋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批评,但是网络的隐蔽性为人们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因而逐渐成为婚外恋的主要途径。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研究人员认为:“充满竞争的现代生活使很多人感到枯燥、乏味、压力,拖着满身的疲惫却又无可奈何;琐碎的婚姻生活使夫妻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少,男女都有可能在网上寻找避风港湾。” 有人认为,相比起现实中的婚外恋,网恋危害小得多,属于可以原谅的范畴,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国心理学家怀斯特贝认为,传统婚姻中的爱应该包括三个主要成分:激情、亲密和承诺。已婚者的网恋对传统的婚姻观提出了挑战:现实中的婚外恋是对激情的追求,对承诺的破坏,而网恋似乎是更软性的婚外恋,它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家里,心在网上,表面上看,没有破坏对婚姻的承诺,还能找到婚姻中久违的激情。但网恋使潜伏的婚姻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对婚姻的伤害是长期的。跟其他形式的婚外恋相比,网上婚外恋对婚姻的毒害是慢性的。 未婚白领网上找真爱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博士张瞡 小马是某大型IT公司的白领,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机会找女朋友。后来有朋友建议他通过网络尝试寻找网络情缘,小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网络聊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马认识了小红,小红也是由于工作繁忙,一直顾不上找对象。开始小马和小红都是以一般朋友的身份在网上交谈,直到有一次小红出差,好几天没与小马联系,这时小马才感觉到对方在自己心中逐渐有了份量。而小红也深有同感。这事以后,两人决定见面。由于有前期的了解和思想上的交流,两人见面后一见如故,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现在小马和小红已经组成了美满的家庭。 这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在这份网络情缘中,小马、小红对于网恋的期待反映了许多未婚白领共同的心态,那就是通过网络,寻找一份适合于自己的感情,而不是以娱乐消遣的心态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打发时间。他们网恋的心态有几个特点:一是真诚。快节奏的工作占据着白领族一天的主要时段,因此,他们注重人际交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尽管他们可能不会把自己的真实信息完全公开在网上,但也不会为了娱乐,编造虚假的信息。因此,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交流更顺畅、有效,白领一族倾向于采用真诚的态度。 二是找对象目的明确。他们的年龄在30岁左右,大多是高学历、有能力、事业心强的人,当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时,找对象的年龄优势也渐渐消退了。因此,网恋被作为一种像聚会、相亲的社交手段被使用。 三是比较理性。未婚白领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已基本成熟,他们在思考问题辨别真假时比一般人群更为理性。当条件比较成熟,各方面比较满意时,他们会理智地将网恋转变成现实中的恋爱。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恋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种新的交友形式,它本身并不具有好与坏的价值判断,网恋结果或影响的好坏实际上取决于人们网恋的心态和理性判断。 大学生网恋错过现实爱情 北师大发展心理所博士张丽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这样两则新闻:某名牌大学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深陷网恋不能自拔,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欣喜赴约时,网恋男友竟将她绑架,实施敲诈,后得到警方解救。另一则新闻说,某男大学生发现网上交的女友将网恋视为儿戏,他非但没从中接受教训,反而也学着欺骗异性,绑架网友,敲诈钱财,最终落入法网。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而大学生之所以钟爱网恋,不外几个原因:第一,距离产生美。大学校园本来就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大学生又对新事物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容易被网上陌生人的神秘、浪漫和新鲜吸引,陷入爱河不可自拔;第二,寻找自我。有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敏感、抑郁、自卑,缺乏社会交往,自我价值感低,不敢向身边的女性表白情感,而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掩护自尊、获得异性认可的虚拟环境;第三,学习压力。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成绩落后,自信心就下降,丧失学习动力;而另外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生活空虚寂寞,于是到网上寻找刺激。第四,大学生普遍有“凡事都想体验”的心理特点,对网恋也不例外。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经常忽视了现实的爱情生活,回避真实的情感,而在网上,又容易轻易地付出情感。这也是因为他们忽略了网络中潜伏的危险。网络专家研究认为,网络世界中,人们以匿名方式出现,容易诱发人性恶的一面,许多人可能会从恶作剧开始,发展到故意搞情感欺骗。犯罪分子也会利用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网络的间接性,实施诈骗。 因此,学校与社会要干预大学生的网恋,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人际交往技能,丰富课余生活。 第二,开展婚恋教育。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尚不成熟,需要正确的引导。 第三,加强对网站、网络公司、网吧的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减少其不利影响。
|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编辑:赵文银
|
|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