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信在政协第十四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2-12-28 12:15: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晓

 

政协第十四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于永信在政协第十四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坚定履职“初心” 找准发力“中心”

  倾注干事“恒心” 注重贴近“民心”

  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晓 烟台报道

  在12月27日上午开幕的政协第十四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市政协主席于永信受政协第十四届烟台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于永信指出,一年来,在中共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中共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锚定“更加紧贴党政中心、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更加注重工作创新、更加强化作风建设”工作方向,团结带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突出高站位引领、着力汇聚团结奋斗合力,突出高质量履职、着力展现服务大局作为,突出高标准推进、着力深化协商民主建设,突出高水平党建、着力树好政协队伍形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开创了新局面。

  于永信从七个方面回顾了市政协2022年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强化政治引领、广泛凝心聚力。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政协讲堂、“学而书院”“初心论坛”等专题学习为载体,健全规范有效的学习培训体系。突出党建引领。始终自觉坚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市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健全完善党员常委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双联系”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双覆盖”。广泛凝聚共识。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市政协常委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和界别群众,广泛开展中共二十大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系列宣讲活动,建设省级“界别同心汇”聚识平台。

  (二)坚持以推动“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建设为抓手,创新思路举措、做强协商主业。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首次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三家联合发文形式,出台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在全省政协系统率先以市委办文件印发《关于在全市政协开展“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协商体系创新,构建“1+2+6+N”协商模式,开展各类协商活动26次,形成建议案、调研报告30多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特色品牌创新。以“委员议事室、委员工作室、镇街联络室、网络协商室”为载体,搭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多层次、广覆盖的“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

  (三)坚持以服务中心大局为己任,主动担当作为、注重实干实绩。直接参与中心工作。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推动全市葡萄酒、航天航空、海洋工程、清洁能源、现代物流5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包联47户倍增计划企业,督导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社会稳定、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担任“战区指挥长”、参与负责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日常工作,广大政协委员通过救治病患、联防联控、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助力全市疫情防控。主动服务企业发展。集中开展“百户企业走访调研”和“进百户企业 促升规纳统”专项行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凝聚共识、排忧解难、助力发展。

  (四)坚持以助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发挥体系优势、积极献计出力。助推发展谋良策。深入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围绕青年人才引才留才、加强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海参产业发展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献计出力。助推落实建真言。围绕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党政关注、群众关切重要事项,组织委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和集体视察,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助推民生办实事。立案提案中民生类占50%以上,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承办部门的认真办理下得到有效解决。组织政协委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开展“六送六下乡”服务民生活动。

  (五)坚持以建立“三个直通车”为载体,激发履职动力、增强履职实效。建立政务直通车机制。每季度邀请市政府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全市重大工作、重要事项、重点项目,向政协常委通报情况。建立议政直通车机制。定期召开议政座谈会,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与市政协委员面对面开展协商,并确定了“发言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全程参与相关工作推进-长期跟踪落实建言成果”的协商闭环机制。建立信息直通车机制。定期筛选党政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委员撰写高质量信息,以专报形式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阅。

  (六)坚持以加强和改进经常性工作为目标,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效。提案工作实现新提升。深化提案预立案制度,创新“一案多办”“多案合办”办理模式。今年立案586件提案全部办复,委员满意率达到99%以上。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健全完善委员发动、信息收集、内容研判、编审报送、考评通报等全链条工作机制,全年共收集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847篇,被省政协采纳137篇。文史工作收获新成果。开展戚继光研究会系列研讨活动,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撰写《烟台历史名人——戚继光研究论文集》。出版《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丛书,编辑发行《烟台文史》4000多册。启动王懿荣专题研究和《烟台民族工业发展史》《烟台葡萄酒历史文化》丛书征编工作。深化政协理论研究,编辑印发年度论文选编,为政协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七)坚持以抓实“三支队伍”为关键,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履职基础。抓实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加强委员学习培训,首次将委员学习培训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实现委员学习培训“全覆盖”。优化委员联络服务,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委员联系工作的意见》,将所有市政协委员全部编入专委会,实现委员常态化履职“全覆盖”,开展“结亲互助”“联谊银桥”等活动,为委员合作共事、互帮互助搭建平台。严格委员履职管理,制定《市政协委员考核评价办法》《市政协委员退出和暂停履职办法》等制度,对委员履职进行动态管理、量化考核。抓实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扛红旗、做标兵”、机关工作“十优”评比、机关干部上讲台等系列活动。建立市政协与村居党组织“互助共建”机制,组织机关干部参加村居党组织活动。开展“一委一品”创建工作,打造“同心圆履职”“委员乡村振兴行”等专委会特色工作品牌。抓实区市政协队伍建设。统一规范区市政协专委会设置,配强镇街政协工作机构力量,加强提案办理考核。健全完善政协系统上下联动机制,对协商平台共建、特色品牌共育、履职任务共推、资源力量共享等作出部署安排,不断增强协同推进的整体效能。

  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市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关于2023年工作安排,于永信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共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注重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助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充分彰显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努力推动全市政协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工作指导上,要突出“四个彰显”:

  坚定履职“初心”,彰显政协使命;找准发力“中心”,彰显政协担当;倾注干事“恒心”,彰显政协贡献;注重贴近“民心”,彰显政协形象。

  在具体工作推进中,要聚力实施好“五个工程”:

  一是实施政治引领“铸魂”工程,在凝聚共识上发挥更大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进一步筑牢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之基,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同心同向同行。构建政协组织发动委员、委员引领界别群众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党建和履职深度融合,推动政协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二是实施助推发展“聚力”工程,在服务大局上作出更大贡献。紧紧围绕市委“五个更高”目标要求、“六个观念”思想方法、“十个发展新突破”重要任务,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深入调研、广泛协商、精准监督。在全市政协委员中深入开展“担当奉献、双岗建功”系列活动,高质量做好市委部署的产业链发展、骨干企业倍增等重点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展现政协作为。

  三是实施协商民主“赋能”工程,在社会治理上展现更大作为。深入推进政协协商同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把“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建设更多拓展到基层、延伸到群众身边。用活用好界别同心汇、委员议事室、镇街联络室等特色协商载体,引导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开展协商互动,收集反馈民情民意,帮助解决难题难事。健全协商与民主监督、委员视察联动衔接的工作机制,建立“协商汇民意-视察聚共识-监督促改进”的完整工作闭环,充分释放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和效能。

  四是实施基础工作“提质”工程,在履职实效上取得更大突破。认真学习、及时跟进全国政协、省政协换届后的新思路、新举措,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各项履职工作提质增效。聚焦“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 出水平,深化专委会品牌建设,打造既独当一面、又亮点纷呈的政协履职“方面军”。不断提升提案、文史、信息宣传、理论研究等经常性工作水平。全面推广“智慧政协”应用,实现政协工作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系统化改进。

  五是实施队伍建设“强基”工程,在能力素质上实现更大提高。抓严抓实“三支队伍”建设,构建“常态化、全覆盖”委员培训体系,充分运用履职评价考核,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争做“四好”委员。进一步强化政协机关党的建设,持续锤炼“四个过硬”机关干部队伍。加强对区市政协的工作指导,做到信息互通、工作融通、上下贯通,形成全市政协“一盘棋”、委员履职“一股劲”的生动局面。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