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第三媒介时代”媒介形态研究

2020-03-01 19:4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摘要]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以技术聚合为特征的融媒体形态,是媒介形态演进的需要,也是新兴媒介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媒介史的视角探讨第三媒介的发展路径,分析第三媒介时代所具有的时代,进而提出融媒体传播引导下的“第三媒介时代”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 融媒体,全觉传收,第三媒介时代,场景

  融媒体传播是泛在时代的基本传播范式,融媒体传播有着哪些与前在传播环境不同的特质,它提升与发展着媒介系统的哪些功能,与初始的网络新媒体有着哪些本质上的区别,又将引领媒介进入怎样的一个传播时代?想要厘清融媒体传播对于时代的引领与影响,先得从媒介的代际划分说起。

  说到媒介的代际划分,就不能不提到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他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首先从历时性视野把媒介时代加以区隔。波斯特把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出现之前的大众媒体统一划分为“第一媒介时代”,把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时代划分为“第二媒介时代”。波斯特的划分,并未立足于传播技术本身,而是从后现代主义的主体出发,试图建构一个以多重的和分散的主体为核心的新的传播体系。波斯特认为,第一媒介时代是播放型传播模式盛行的时期,这一时代少数精英人士与知识分子享有传播话语权,由此建构起一个自上而下、一对多向外辐射的单向度传播体系。

  一、媒介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波斯特以历史的深邃与哲学的思辨,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引入传播史研究中,通过哲学、史学和传播学这三种维度的交叉研究,确定交往模式变化所引起的主体的变化。他在《第二媒介时代》中,强调不同时代采用符号交换形式所包含着的意义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以及意义的手段和关系。[1]他从主体的稳定特征出发,认为第二媒介时代对既往媒介叙事方式进行了重构,由此推动了主体之间的新的作用关系。多重的、散播的、去中心化及不稳定的主体逐渐替换了既往媒介中理性的、自律的以及中心稳定的现代主体。前者的后现代性特征改变了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主体。

  其实第二媒介时代改变的不只是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在媒介系统演化的条件下,新兴网络媒介置身于复杂系统之中,其自身形态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人与媒介之间的作用关系的变化、媒介与媒介之间生态位的竞合关系改变,这一切都变得复杂而模糊。社会环境开始以一种虚拟形式进入媒介,人在虚拟环境中切实感受到媒介“人性化趋势”所带来的种种便利。事实上,波斯特研究指向的只是网络新媒体诞生初期的Web1.0时代,传播的主体关系革命刚刚起步,互联网的非线性、交互性作用关系尚不明显,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也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媒介的影响。也就是说,波斯特观察的网络新媒体尚处在襁褓之中,第一声啼哭就引起了他的注意。继此而来的,则是近乎天翻地覆的媒介时代的巨变。

  从传播的主体关系看,单向度收受确立的信息威权使第一媒介时代近乎理性的传播看似清晰,却没有回响。第一媒介时代的口语社会、印刷社会与广播电视社会,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时空阻隔决定了符号编码的价值意义,在这里,时间与空间的意义是等距存在的,主体之间的交流带有强烈的模拟性。对此,波德里亚认为:“媒介不过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工具,使现实(the real)与真实(the ture)以及所有的历史或政治之真(truth)全部失去稳定性…”[2]它们既创造现实的强化形式又创造现实的代替品,但却不能达及现实。因为媒介只是生产拟形(simulations)并单单停留于此。可以说第一媒介时代满足了信息的大众传播,却以损失主体交互关系作为代价的。[3]第二媒介时代,显然弥补了主体间对话的问题,藉由新兴媒介技术,人与人能够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此时彼地的“你”与此时此地的“我”的即时沟通交流,无远弗届。第二媒介实现了主体关系的重构,主体之间具有可协商性,信息传播也服从于新的主体关系建构中。

  从传播主体的路径看,第一媒介时代文化附着于单向度传播的媒介形态之中,单向度传播的路径不能构成回路,其传播效果与传播活动中的指向都不够清晰。第二媒介时代强调了传播的互动性,使单向度传播演进为双向度传播。依靠互联网等媒介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第一媒介时代还是第二媒介时代,传播路径都是线性作用的。线性作用的特点是简单、清晰,却也无力描述复杂系统环境下融媒体传播中的非线性作用。如果说第一媒介时代媒介传播尚不具有复杂系统的作用关系,那么第二媒介时代则初步显露出复杂作用的端倪。当人际之间的双向传播趋向于饱和,信息内容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时,关系传播变得更加重要。因此,透过历史、哲学与媒介传播的前人论述,我们应该把视线更多地投向产生关系作用的媒介系统,考察从线性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再到非线性传播、从简单的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再到复杂系统的媒介进化链路。事实上,这已经超越了波斯特所定义的“第三媒介时代”,我们权且称之为“第三媒介时代”。“第三媒介时代”是第二媒介时代演进基础上建构而成的。

  “第三媒介时代”典型特征是关系作用的非线性,这也是媒介复杂系统的基本表征。

  非线性作用是怎么一个组织过程,是否是无控状态呢?显然不是。具有复杂性特征的媒介系统内部有着显著的动力学作用机制:自组织性。自组织是复杂系统的重要性质的主张,其无法通过特定的原理加以解析。事实上,自组织提供了能够促使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机制。籍此复杂结构可以进化,而无需假定第一开端或超验干预。[4]事实上,“第三媒介时代”媒介系统的复杂特征就是通过系统内自组织作用关系而不断“涌现”出来的。

  二、第三媒介时代的后现代性特征

  第三媒介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媒介时代,哪怕是最保守的预言者也乐观地憧憬着未来媒介的形态及其传播特征。若从固有的媒介形态加以衡量,我们哪怕是竭尽才思也无法确定未来媒介发展的端倪。“用未来眼光看未来”,从前在媒介时代特征出发,寻求即将到来媒介时代内在的、固有的、稳定的和本质的联系,了解复杂媒介发展的规律特征。

  1.第三媒介时代是融媒体传播时代

  万物相融,万物都成为了媒介,这是第三媒介时代最显著的特征。融媒体传播,实际上是媒介系统不断延伸和演化的过程。媒介形态融合的结果是什么?媒介形态融合意味着作为承载信息载体的媒介会逐渐变得失去光泽,而沦为无处不在却又很难引人注意的物理形式,甚至说只能作为关系意义上的入口式存在。

  融媒体传播,实质上包涵着媒介符号的全觉符号传播。全觉符号传播,就是使媒介传播符号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视觉信息符号与音频等声觉符号,以及味觉、嗅觉等符号融入到媒介形态中,形成全觉传播。2007年8月31日,日本世嘉公司在东京举办了一场“初音之日”演唱会,主角初音是以一套4D全息投影技术完成的虚拟偶像。全程近两个小时表演的真实性让人拍案叫绝,完全融入到这场技术含量超高的虚拟环境之中。在未来播放的4D世界杯,观看者看真实感受到呼啸而来的足球,听到震动耳膜的哨声,嗅到球场草皮溅起时青草的芳香,你甚至完完全全地沉浸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之中,路远忘归,甚至于不知今昔竟是何昔。出版了科幻小说《三体》的刘慈欣认为:“新型的人机接口技术的突破将对未来媒介的形态有重大影响,未来媒介可能是全时段的,成为人类感官的一部分。”

  2.第三媒介时代是非线性社会关系广泛建构的时代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终端的数据交换和相互融合。[5]这种跨跃行业、领域和终端的融合强调了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从社会复杂系统的层级来看,不同行业及领域作为子系统,相互间的关系作用显然是复杂的非线性的。世界从其本质意义上看是一种非线性的存在,而线性只是其中的特例。因此,在这样一种非线线的世界关系中,我们必须使用一种非线性思维。[6]在第三媒介时代,新媒体技术推动的各种要素形成的错杂的关系不断被强化,不特于媒介环境,还包括由媒介环境延伸的社会关系环境。

  第三媒介时代的非线性,本是社会复杂性的一个全面表征,而融媒体形态的复杂性表征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复杂化程度。所以面对第三媒介时代的社会关系,仅仅通过一个局域的、片段的结构来还原和阐述显然是不现实的,甚至由此带来不确定的关系碰撞。因此,正确认知第三媒介时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才能在身处这一媒介环境中,获得最为清晰的媒介发展路径。事实上,非线性作为系统复杂性特征,其虽非解决融媒体传播的万能答案,但往往是一种更好的思考问题的方式。[7]

  3.第三媒介时代是场景到场域延伸的时代

  在移动环境下,移动化正在尝试将原本固有的场景加以切割、细化,将由拟态空间的重新建构,形成一个全新的、脱离了物理形态和支配性的场景空间。在这一具有超强链接与截断的“场景”时空内,人们获取信息上进一步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让人们抬起手腕就可以获取信息,并加以分享和互动。[8]

  对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场景景观,其时代性意义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学者胡正荣认为,媒介的演进与融合正经历如下三个时代:内容媒介时代、社交媒介时代和场景媒介时代。其从本质上与波斯特所阐述的“媒介时代”概念相对应。内容媒介时代正是强调单向强调的“第一媒介时代”,内容成为这一时代最具竞争的媒介资源,推陈出新的媒介形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社交媒介时代则是互联网发展早期强调双向互动关系的“第二媒介时代”,分众传播、精准传播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特征,媒介形态变得比媒介内容更为重要;场景媒介时代则是目前和今后融媒体传播态势下各要素非线性作用的“第三媒介时代”,场景媒介时代强调互联网思维,正努力营造一个不断聚生的融媒体生态系统,生态链本身意味着智能化的链接与实现。

  三、融媒体传播推动“第三媒介时代”到来

  融媒体形态实质上是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形成的,是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赋能,通过广泛融合不同媒介形态而整合成的新型媒介总称。它利用赋能技术使万物皆媒,其中大数据技术是连接众媒介的核心纽带。它是泛化既往形态,形成以场景为特征、媒介形态为泛化入口的新型媒介形态。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融媒体并不是指向单一的单一媒介形态,而是具有大数据赋能技术的媒介形态的总称。因此,从生态位视角来看,融媒体必然存在着生态意义的竞争与协同,且能够形成和谐共存关系的新型媒介群落。

  融媒体生态的传播与叙事,这本身就是一种从关系出发的思考。对于互联网新兴媒介的关系,黄旦引述厄里的论述认为,传统媒介系统“线性的隐喻”不同,互联网强调“联系的隐喻”关系存在:既不存在“宏观”层次也不存在“微观层次”、既不存在“社会”也不存在个体。[9]“社会理论中这些假定存在相互分离的实体和相互分开要素的概念已经失效,诸多网络所赞成的‘关系’,同时也只有‘关系’,才是根本。”[10]在融媒体传播中,媒介系统的要素“人”以其“内在性眼光”在系统关系中协调整合,形成融媒体生态关系中的广泛意义。

  (一)关系生态到融媒体场域建构

  第三媒介时代的媒介关系并不是一种静态的指称,而是在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共同作用下媒介系统的动态深化过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融媒体传播过程显然无法通过对于个别媒介的存在状态而得以呈现,那么能否找到一个更加适合表达复杂系统关系的概念指称?

  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 Pierre)强调社会学研究中“关系”的价值,认为方法论上的一元论更适合于表达事物而不是关系,更适合呈现状态而不是过程。对此,他提出了替代一元论的概念:场域(Champ)。“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它的禀赋如物理学的磁场,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当代社会由各种不同的场域建构而成,而“整个社会本身,一方面本来就是一个不均衡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生活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阶层的不同群体的人们及个人,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的差异性以及他们的利益、欲望和权力的不平等,使他们之间始终存在着竞争与斗争的关系;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就是以一种象征性的结构而不停的运动着和变动着。所以场域就是象征性动力学景观下的社会。”[11]可以说,场域是一种呈现关系作用的呈现,这里的关系,是马克思所说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存在。[12]第三媒介时代指称的媒介是高度融合关系中的媒介,其所包涵的“场域”是融媒体传播中形成的一切关系作用的积乘,“场域”是复杂关系作用的集中体现。融媒体系统结构中生态秩序的关系整合,其实质就是“场域”的生成过程。

  (二)多元媒介到泛化媒介形态

  第三媒介时代的融媒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媒介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作用又如何呢?

  媒介形态演进,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繁杂,由单一到多元再到泛化的过程。以现代传播为例,媒介初始形态的报纸从种群上看无疑是单一的,表现为传播形式的单一、组织管理的单一和传播向度的单一。随着广播、电视的出现,媒介形态开始变得丰富,媒介形态的丰富意味着媒介生态位竞争的加剧。媒介形态演进的实践与理论告诉我们,媒介形态并未出现新生埋葬故有、后发接替前在,而是逐渐形成了一种叠加发展的共同存续的生态结构方式。即便如此,媒介替代论的观点始终未能消失,一俟新的媒介环境生成便立刻反扑,形成一种新的浪潮。网络新兴媒介出现,唱衰传统媒介观点的调门就开始不断提高,甚至于有人预测了替代的时间表。在这样的质疑声音中,国内外每一家传统报纸的倒闭都成为反对者引据的重要观点与逻辑。如果回溯一下近现代媒介演进的历史就会发现,新生与消亡的媒介始终处在一种动态调适性的过程中。媒介演进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位叠加带来的既有竞争,也有新兴媒介生态位的自我拓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表明,复杂事物发展会随着关系增加而变得更为复杂。媒介融合是在多元化媒介形态共生共存的状态下完成的,也是媒介系统演化的必然逻辑。那么,媒介融合下的媒介形态如何指称呢?

  媒介融合从形态上看生成的新兴媒介已不同于既往的传播媒介,也不同于网络新媒体,而是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赋能,在关系作用下通过广泛融合不同媒介形态而整合成的新型媒介总称。如果对参与媒介融合过渡阶段的媒介给定一个指称,则恐怕要称之为融合态报纸、融合态广播、融合态电视、融合态网络等,这些融合态媒介尚存有显著的原媒介形态特征,但又明显区别于前在媒介形态。如融合态报纸,其介质仍然是报纸,但报纸上的每一条信息又能够以其他形态立体呈现出来,前提是通过手机等终端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这样这篇附着于报纸上的消息就会出现视音频版、图片版或动画版,也可通过交互评论使信息本身发生“延异”①。那么我们眼中的融合态报纸,虽然尚具有传统报纸的属性(主要包含介质属性与符号属性),但事实上它又作为融媒体传播的一个个场景入口。在这里,物理的、平面的报纸潜存在着多个场景入口,我们通过这些场景入口进入到另一个融媒体空间,与其他形态信息相遇,与其他个体相遇,甚至与前在的历史信息相遇。除了融合态报纸,其他融合态媒介也在以同样的新生形态存在与演化。这些媒介形态以符号的方式相互链接,呈现出非线性的交互关系,第一种媒介形态都是其他媒介的镜像,每一种镜像也作为其他媒介的内容而存在。

  (三)专业化主体到多元化主体

  “第三媒介时代”的开启,意味着大众化新闻传播者的“三元”主体结构形成[13],即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逐渐形成一个区别于前在职业新闻传播者主体的、由“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和“脱媒主体”共同主体结构,从而使得大众化、公共化的新闻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三元”新闻传播主体的出现,意味着职业新闻传播的专业传播主体时代的结束,多元化传播主体时代的全面到来。

  就“职业传播主体”而言,自从19世纪开始大众传播时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新闻业开始了职业化、专业化的新闻传播体系建构,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开始主导新闻系统的结构。[14]应该说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功能定位始终处在摇摆与振荡的状态,不论是否承认,职业新闻传播总是有意无意间充当着政府或利益集团的宣传者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公共新闻意识的萌生和新兴媒介的影响,职业传播主体的新闻本位主义开始回归。在“第三媒介时代”,融媒体传播环境中职业传播主体是“第二媒介时代”职业传播主体的续存,面对不断升级的融媒体传播形态,现阶段职业传播主体在传播活动,特别是议程性新闻传播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媒介时代,传播主体不仅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而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征。也就是说,任何民众都具有了成为传播主体的可能性,所以融媒体传播强调的就是“人人都是媒介”,人人都能传播。此外,传受一体化的特征也使得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标签随机转化。融媒体传播中,信息传受不再受限于单向传播,因此“受众”的概念显然不符合时代需求。从“第二媒介时代”开始,新媒体增加了互动性和多元性,在推陈出新的新技术支持下,信息不论是在生产、传播还在加工反馈环节,都有着显著的灵活性,在这样的语境下,使用“与众”(Prosumers)这个概念似乎更加贴切。融媒体传播环境下,具有传受一体潜在性的个体都可以被称为“与众”。从这个意义来看,“与众”实质上就是第三媒介时代最重要的信息传受群体,甚至叠合了融合态媒介的其他所有受众。

  第三媒介时代传播主体不仅包含着信息生产与传播者的“三元”类型结构,还包括了“与众”这一特定的概念指称。这样一来,传播主体的多元、多义化发展倾向显而易见。可以预见未来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将形成以“与众”为主导的全新传播主体结构关系。

  (四)跨媒体叙事到全觉叙事

  关于叙事,20世纪早期,它被狭义地理解为讲故事,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叙事学在语言学转向中崛起,学术影响从哲学、文学与美学中溢出,渗透到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诸多领域。在传播学领域中,涉及到新闻报道、公共关系、影视等方面。[15]

  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中,原初媒介的内容向其他媒介的变形转译、转化变异,形成常见的媒介再造,《理解新媒体》称之为再媒介(Remediation)[16],指一种媒介在另一媒介基础上蔓生发展、再创造。麦克卢汉认为:一种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项媒介,如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文字是印刷内容,印刷又是电报内容。在信息内容传播趋向饱和的第三媒介时代,关系成为融媒体传播环境的语境下,以再媒介为主的跨媒体叙事方式成为关系传播的主要方式。后结构主义者对于叙事的论述也说明相比于关系,叙事形态本身的无趣。“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并不由其形式决定,而是由叙事形式与叙事阐释语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17]

  关系决定叙事,这也是不同语境下不同故事传播效果突出的主要原因。在《煎饼侠》之前,恐怕无人相信一部仅仅投资仅两千多万元的喜剧片,在首映当天就刷新国产2D电影单日的票房纪录,并在以后的十几天内突破了十亿元的票房大关。事实上,《煎饼侠》的成功源于“互联网+脱口秀”和“互联网+短剧”的媒介融合实践带来的叙事语境的不断积淀,形成了网络热度 IP。

  第三媒介时代,随着跨媒体叙事的融合与深入,一个新的概念开始被提起,那就是“全觉传收”②。全觉传收是在特定自然场景内完成的人的全息感知过程。从全觉传收的动力结构来看,融媒体传播技术为全觉传收提供了物质性的基础,跨媒体叙事则为全觉传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如果说,跨媒体叙事还只是一种空间上的媒介叙事表现,是媒介的“出位”或“越界”[18],是媒介叙事形式由此及彼的迁移过程,那么,全觉叙事则不仅考虑到这种迁移,还试图将原初的媒介叙事形式也包含其中,形成一个不断融合的全觉叙事聚合形态。人身处全觉叙事环境之中,所感所受在一种脱离了现实环境的虚拟环境,这种深度的全觉传收环境促成了沉浸传播的发展。沉浸传播中的每一位个体,沉浸在全觉传收环境中,自身也成为了媒介,随着传播生态环境的演进,成为所谓的“无形无象之人”(Discarnate Man)。也就是说,“沉浸人”实质与物理意义的人已经不同,而是广泛存在于网络环境中,被高度符号化的、脱离了肉体的精神上的存在。

  张成良1,2,甘险峰3

  (1.鲁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 100872;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熵理论的传播融合新模式研究”(12YJC860054)

  【作者信息】张成良(1972-),男,吉林人,鲁东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媒介融合;甘险峰(1968-),男,山东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业务、新闻史、媒介产业和对外传播。

  注释:

  ①“延异”既有差异又有延迟的意思。它与代表着稳定的语言——思想对应关系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针锋相对,代表着意义的不断消解。融媒体传播中信息本体并中仅仅指代初始的信息形态,还包括元信息基础上不断附加、变化的信息,可以被看作是延异状态的信息。

  ②全觉时代、全觉传收、全觉文化,是中国人民大学杨保军教授在一次研讨会致辞中(2015年9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转型与超越: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信息传播”)提出的系列概念;主要强调的是随着传收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收界面正变得全觉化(视觉、听觉、触觉等的融合或整合),因此,提出这样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以描述新的信息传收现象和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金新. 第二媒介时代网络传播方式对主体的重构——兼论马克·波斯特的思想[J]. 创作评谭,2005(8):62.

  [2]褚金勇、聂静虹. 当“知识”传播遭遇“市场”运作——大众传媒与当代健康/疾病的知识传播[J]. 前沿, 2015(3):22.

  [3]于海飞:《新型量子逻辑:确定性逻辑的超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24页。

  [4][南非]保罗·西利亚斯. 曾国屏译. 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5]周子渊. 传统新闻受大数据的影响与转变分析[J]. 编辑学报,2014(1):89.

  [6]彭新武. 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7][德]克劳斯·迈因策尔. 复杂性中的思维[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三版序。

  [8]腾迅传媒研究院. 众媒时代[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114页。

  [9]黄旦. 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 国际新闻界,2015(1):77.

  [10]约翰·厄里. 李冠福译. 全球复杂性[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11]高宜扬.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3页。

  [12]彭新武. 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13]杨保军. “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 新闻记者,2013(12):32.

  [14]杨保军、涂凌波. 新时期中国新闻系统的结构变迁解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9.

  [15]胡百精. 说服与认同[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第79页。

  [16]Bolter,Jay David and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The MIT Press,2000. p45.

  [17][美]戴卫·赫尔曼主编. 马海良译. 新叙事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8]龙迪勇. 空间叙事本质上是一种跨媒体叙事[J]. 河北学刊,2016(11):87-88.

  

  Research on the Media Form of "Third Media Age" in the Context of Convergent Media Communication

  Zhang Chengliang( Ludong University)

  Gan Xianfeng(Jinan University)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convergent media communi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vergence of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need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 form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third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media, analyzes the era of the third media era,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ag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onvergent Media;Multiple Perceptual Communication;The Third Media Age; Scene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