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推动万亿烟台经济迈上新台阶

2024-12-04 09:31: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亮

  大众网通讯员 董霞 烟台报道

  烟台市政协委员、山东国和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言奎在基层调研社情民意时了解到,烟台是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沃土,无数家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在这里成长、奔跑、腾跃。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风险也明显多于一般中小企业,需要承担研发周期长、出成果慢甚至不出成果的风险,研发成功率不足20%,加之规模小、体量弱、不抗折腾,生产领域又多聚焦前沿、瞄准高端,在政策支持、市场开拓、人才引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迫切希望党委政府能够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石。每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潜力股。烟台市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截至目前,烟台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1394家和136家,分列全省第二、第三位;分列全国第23、第24位。

  对此,赵言奎委员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在金融支撑上“激活春水”。纵观全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对技术创新、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有着强烈的欲望,处于过了坎、上了路、再加速的关键阶段,但也面临着资金、人才、生态、平等机会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迫切需要“扶上马、送一程”的全方位支持。建议从财政、银行、股市、债市等多个层面,对专精特新企业予以金融支持。设立“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资金池”,对企业的研发创新项目、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市场拓展活动给予专项补贴、贷款贴息等多元化支持,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向与投量,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信用贷款、供应链金融等特色金融产品,构建风险共担机制,联合政府部门、担保机构与企业,降低融资风险溢价,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解决方案。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加强上市辅导与培育,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与价值发现功能。

  二是在梯次培育上“夯基垒台”。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将全市32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纳尽纳,力争全部纳入库中。同时,按照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科研能力等指标进行量化分类,细分种子期、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三个培育库,梯次培育、动态管理,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专项扶持措施,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在入库企业中每年遴选300—500家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瞪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对象,促进企业在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新产品开发、创新示范等方面快速提升。

  三是在生态培育上“延链建群”。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的重要保障。政府应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围绕烟台市确立的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建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等合作组织,促进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组织开展产业链对接活动,帮助专精特新企业与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适时举办全市专精特新企业交流大会,促进信息互通、创新共享、合作共赢,激活创新动力,浓厚发展氛围。

  专精特新企业大多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活跃力量,科技创新活跃,具备高成长性;机制灵活、善于创新、调整迅速,通过技术创新和专业化经营来获取发展空间,活跃在竞争十分激烈并迅速变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上。应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在市场开拓上“赋能助力”。应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和市场机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树立“创新不问出身、不分大小”理念,分配科技专项经费时,多考虑最需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把钱用在性价比最高、最易产业化的创新项目上。在政府采购方面,对于基础设施、公益项目建设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教育医疗等大宗商品采购,拿出一定比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他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先行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开。在重大项目方面,鼓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投资参股的重大项目,为裕龙石化、万华工业园、东方航天港、蓝色药谷生命岛等重点项目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赵言奎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表示:“得益于烟台市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环境,我创办的国和堂制药于2022年被省工信厅认定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两年来,公司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倍增:投入研发的信心和决心的倍增,企业形象、产品口碑的倍增,营业收入的持续倍增,今年获得了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倍增企业奖励资金。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积极履行职责,带领企业做大做强,争创‘小巨人‘瞪羚。我相信,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烟台专精特新企业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为万亿烟台再上新台阶增添更多的底气。

初审编辑:王亮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