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东经 126′38‘ 35“ ~ 127′00’ 34”
北纬 35′03‘ 13“ ~ 35 ′15’ 22”
全长距离
东西 34.3km
南北 23.1km
面积 : 501.34km2
地形
有山环抱,有水长流
位于东部山岳地带与西部平原地带的交会地区,东面的无等山状元峰、杨林山、圣居山等环抱市区,在中间形成了光州盆地,西面则是低矮的丘陵地带,与肥沃的全南平原相连。发源于无等山峡谷、横贯市区的光州川流向西北地区,在西部边界与极乐江、石曲川合流,再流入荣山江。
气候
海洋性大陆气候
光州历史
古代百济时代光州地区属于武珍郡,再后来武珍郡升格为武珍州。 892年甄萱在武州地区建立了后百济, 936年后百济灭亡,王建建立了高丽国,并将武州改称光州。 日本入侵期间,光州面升格为光州邑,后又升为光州府。8.15光复以后,1949年将光州府改称光州市。1980年,韩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光州民主化运动暴发。1986年升格为直辖市。1995年把光州直辖市改称光州广域市。
历史年表:
百济时代光州地区属于武珍郡,光山区本良、林谷一带曾经是水川县、光山区平洞、三道、罗州老安面一带曾经是伏龙县。
再后来武珍郡升格为武珍州,也称之为奴只。
统一新罗时代(公元677年)叫武珍都督,并派遣天训到都督。
757年随着行政区域的改编成为武珍都督府,都督府管辖范围是玄雄县的南平、祈阳县的昌平、龙山县的平洞、本良、三道等3个县,当时属于武州的郡县有1州15郡43县,由全罗南道管辖。
892年甄萱在武州地带建立了后百济, 8年以后(900年)将都城从武州迁移到全州, 从此这地区归入了后百济管辖范围内。
936年后百济灭亡,王建建立了高丽国,并将武州改称光州,但具体年限尚不清楚。
在玄宗年间叫海阳县。由于它是国家功臣金俊的外乡,1269年改为翼州,后来又重新改称光州牧,具体的年代尚不清楚。
1310年从光州牧降等为化平府,1373年重新恢复为光州牧。
朝鲜时代经过了反反复复的降等和升格,最终还是保留了光州牧这一称号。
1895年全国分23个行政区域,由此罗州府掌管光州郡,管辖41个面。
1896年又分为13个道,把全罗南道的管辖点定在了光州。
1910年韩国控制在日本列强的手中,这期间合并了行政区,光州面升格为光州邑,光州邑又升格为光州府。
8.15光复以后,按照地方自治制度1949年将光州府改称光州市,1986年11月1日还升格为直辖市。
1991年施行了地方自治体制,因此居民有机会形成自治体制。1995年把光州直辖市改称光州广域市,这一名称使用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