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0日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 天气晴转多云
上午9时,我们如约进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会议室,专访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陈洲。
谦和儒雅,落落大方,40出头的陈洲参赞在中韩尚未建交的1991年,就作为中国驻韩国贸易代表处先遣组成员,来韩国工作,对中韩投资贸易合作了如指掌。他一见面就对记者说:“烟台面向韩国招商引资有地域优势,要多向烟台宣传韩国,多交流信息,让烟台人了解韩国,接触韩国,这样才能把好韩国产业转移的脉搏。”
多研究政策,争取多分一块蛋糕
记者:中韩建交13年来,在经贸往来方面呈现出什么特点?
陈洲:中韩两国1992年建交,经贸合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今年两国年贸易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韩国也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可以说,经贸合作日益深化,成为两国关系的亮点,为中韩关系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除了吸引投资,进行产业合作外,还将逐步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如金融合作、货币互换等。另外,在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也将逐步深化。
记者:中韩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有多大?
陈洲:根据中韩两国经贸合作规划,中韩两国将采取措施到2012年将双边的贸易额由今年的1000亿美元扩大到2000亿美元。这样一个数据,就告诉我们中韩经贸合作的潜力有多大了。下一步相应的服务将逐渐提上来。作为对韩经贸合作大市的烟台,应抓住这一机遇,多研究一下政策,争取多分一块蛋糕。
吸引“韩资”,烟台要有自己的特色
记者:近年来,韩资企业逐步向中国转移。烟台如何才能抢先一步承接韩国产业转移?
陈洲(沉思片刻):烟台与韩国隔海相望,发展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具有独特的区位、产业互补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对出口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有极大的诱惑,但目前韩资企业更看中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烟台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以自己的特色招商。
抓住大财团,是对韩招商的一个策略。韩国前30家大财团生产总值占GDP60%以上,起绝对性作用,这是韩国的特色。尽管与大财团沟通比较难,但大财团有大财团的行事规范,一旦作出决定,可以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来做,不会提太多的附加条件。大财团落户了,其他中小企业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开展工作了。因为韩国人喜欢“扎堆”,一旦大财团到你这儿投资,中小企业就会跟着到你这儿投资。5年前,浙江嘉兴引来一家韩国轮胎企业;5年后,竟有30多家韩国轮胎或配套企业聚集在那里。烟台近几年招商的力度也很大,已经吸引了LG电子、现代重工、斗山机械等大财团、大企业,起步非常好,这样发展下去,肯定会在对韩招商中走在前面。
工作应做得更细一点。招“大”,固然好,但都盯着几十家大企业,也是不行的。应关注韩国的中等城市,关注大财团的中间企业,从地域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它们也存在“走出去”的问题,因为韩国在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将越来越高,一些利润低的中小企业不“走出去”,就可能倒闭。韩国现有中小企业314万多家,占韩国企业总量的98.6%,这是一个巨大的引资空间。
多沟通,多条路
记者:招商引资,首先要做的是推介,你觉得烟台在这方面应该如何开展?
陈洲(笑):烟台有很多优势,如正在培育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深加工等产业,就非常有吸引力,但许多韩国人并不了解。一些知道烟台的韩国人开口还是“烟台苹果、莱阳梨”。韩国人对烟台这个“隔海相望”的新兴现代城市还是比较陌生的。最近几年,烟台在韩国的推介力度在不断加大,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招商引资,本身就是一项沟通的工作,更多的是做“人”的工作。我觉得应该与韩国的一些商会、协会负责人加强沟通。韩国的商会、协会与中国有所不同,在中小企业间具有强大的协调力度,而且本身就拥有许多企业。如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职责是贯彻政府制定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项目,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企业创立、运营、发展商务,但本身也在运营大量的政府出资,并发行债券,对企业提供结构优化贷款、贸易援助贷款、研发成果转化贷款等。深化与这些商会、协会的关系,增进相互了解,他们就可能为我们的招商引资起到应有的中介作用。多沟通,就会多条路,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这样。
再者,应多考虑一下“走出去”的问题。国内一些城市目前招商引资考虑“引进来”比较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作为一个开放的世界,一切合作都是双向的。有“引进来”,就应该有“走出去”。有时“走出去”一个企业,就是一座城市的招牌,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