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五一三所,就肯定要提到载人航天工程,而提到载人航天工程,就一定要提到邵根忠。他是五一三所最早承担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任务的科研人员之一。
1992年,得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消息后,五一三所立即派出人员向上级争取任务。同时,邵根忠带领部分科研人员在所内开展技术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了产品的模样。这给上级部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努力,五一三所承担了飞船数管系统中某项设备的研制工作,这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五一三所承担的第一项研制任务。
为打响五一三所承担的载人航天研制工作的第一炮,邵根忠和同事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老邵常和青年科技人员说:电流是电子设备的晴雨表,对任何一点偏差都不能掉以轻心。在研制第一批设备的6套产品时,项目组同志在调试过程中发现,有一台设备的功耗电流比其它设备偏大(在正常范围之内),而其它各项指标均符合任务书要求。为此,他带领科研人员开始对偏大的电流进行认真的分析。当时,正值酷暑,他们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事业负责的精神,通过一次次的试验、测试,反复比较、仔细查找疑点,终于将问题定位在一块微微发热的器件上。为了使器件可靠、正常工作,经总师批准,将器件更换,达到了高标准。
经过这一仗,五一三所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以及在短时间内攻克技术难关的战斗力,给上级有关部门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迄今为止,五一三所只承担了飞船七大分系统中30余台套设备的研制任务。其中包括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就被确定为关键技术和攻关项目的快速气液路断接器项目。
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之初,“神舟”飞船的研制技术对于中国航天界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很多技术都是原来卫星上没有的,没有多少可借鉴的东西。五一三所在研制过程中就碰到很多这样的难题。
在进行飞船初样研制阶段,五一三所的绝大多数设备在进行EMC测试时,都存在个别频段超标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载人飞船系统中大部分电子设备中也存在)。“神舟一号”飞船在整个测试中EMC问题未引起不良影响,飞船顺利升空并圆满返回。但进入正样阶段后,EMC超标问题引起了“两师”系统的高度重视。提出要对产品进行EMC验收试验的要求。
五一三所交付的设备虽然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已经仔细考虑了防干扰和滤波问题,但在产品验收试验时,仍有两项指标不合格。上级部门指示,由于是第一次进行EMC验收,在设计时没有很好地考虑,但下一套设备必须改进。
所领导急了,科研人员急了,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
当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相关设备也要进行设计更改,存在很大的风险。总体下达的攻关节点也十分紧张。为彻底解决问题,老邵亲自挂帅,带领攻关组,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大家主动放弃了春节休假和与家人团聚。经过三个多月夜以继日的苦战,经过上百次改进试验,终于有效地解决了EMC难题。顺利通过了验收。
作为一名在航天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的航天人,邵根忠身上集中体现了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他常说:上天的东西,出了问题无法修复。如果因为一个人的疏忽,一点点小问题,可能就会导致成千上万人的努力付之东流,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责任重大,容不得一丝疏忽。他对待科研工作严谨、细致,对影响产品的质量的任何不经心的行为,眼里都“揉不得沙子”,并用这种作风影响了许多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年轻人。
一次,在做试验时,有位年轻人为图省事,在做试验准备工作时未按操作规程连接设备接地线,被邵根忠发现,他为此严厉地批评了试验员,并要求他们按照要求重新试验。在平时的每次测试、试验,他都要求有专人记录整理各种所有数据参数,对每一个疑点及其处理、分析过程也都认真记录,一是为以后可追溯,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不仅在平时,即使在任务紧急时,老邵的严谨作风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在1996年那场飞船数管SCOE的攻坚战中,凭着他的沉着、严谨,又一次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按常规,该项任务在设计方案确定后,从编制工艺、到生产、到调试完成,需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留给五一三所的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背水一战。
“可不能因为忙而乱了阵脚”。经验丰富的老主任邵根忠引导大家冷静分析情况,按照计划流程的要求,逐一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量,直至每一天每项工作的节点。为确保任务不在自己手里误点,每天不论多晚,他们都坚持按节点完成当天的工作,最晚时要到深夜两点。对要求的每一项指标、每一个数据,他们都进行严格的检验、测试,直到符合为止。
现在,老邵已经是年近七十的人了,因为他丰富的经验和所的工作需要,他仍然勤勤恳恳地工作在航天科研岗位上。
这就是邵根忠,一名执着的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