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是山西的一个地方稀有小剧种,是建国后在孝义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主要流布于吕梁、晋中、太原等地。因以“碗碗”(碗状铜铃)为主要击节乐器而得名。又因皮影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亮影,故又称“月调”、“影调”、“纱窗腔”。 ■源流沿革 孝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全国被誉为“文化之乡”、“戏曲之乡”,民间有“无孝不成班”、“无孝不成戏”之说。在这片并不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皮腔影戏、杖头木偶、汾孝秧歌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而且还流行着剪纸、说书、跑驴、毛骨碌、民歌、民谣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孝义碗碗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听声咦咦咦(碗碗腔拖腔中真假声混用的尖音子衬字),美如过生日”,诸如此类朴素、真挚的赞美之声,在孝义一带群众中广泛流传。 据传,清末光绪初年,陕西朝邑(今大荔)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当地碗碗腔艺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义、汾阳一带,受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据老艺人回忆,约光绪中期,兑镇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艺人刘够清,曾两次赴陕学习纱窗皮影的雕刻艺术,当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戏班,职业和半职业性质的戏班逐年递增,并吸收了木偶戏和晋剧、蒲剧的一些剧目。至光绪末期,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布全晋,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并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王宝栋扦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钢音铁嗓,月迷星惊;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闹剧,誉为“哈哈班”。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付有等一大批青年艺人,操说各有千秋,誉满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祁(县)、太(谷)等地。 辛亥革命以后,孝义碗碗腔逐渐衰落,至建国前夕,全县仅存15个农闲搭伙的皮影班子,而且大部分家当破败,技艺低拙,演出质量低下。 建国后,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50年由皮影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戏搬上皮影舞台。1959年由孝义影戏班在太原组建为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并改由真人演出,从此皮影戏碗碗腔正式发展为舞台剧。同时孝义也成立由真人表演的碗碗腔剧团,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新的发展,并培养出赵篆英、王冬兰、赵姣兰等一批青年演员。 ■艺术特色 唱腔特殊。碗碗腔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现。唱起来腔随字走,四声严明。碗碗腔素有“以声传情,以唱制胜”的传统。其原因除了婉转动听和别具一格的唱腔旋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真假声混合通用,二是“4”和“7”的特殊唱法。碗碗腔的假声唱法,分“尖音子”和“二音子”两种。“二音子”是一种翻高八度的假声拖腔,有时按韵行腔,有时变韵行腔,全部旋律用衬字“咦”来唱出。“尖音子”是比“二音子”更尖更细的假声。是把唱句尾音或“二音子”的尾音翻高八度后,按韵唱出的一种短尾腔。“4”和“7”两音,是在表现悲痛伤感情绪时经常出现的两个音,演唱时,“4”音略高但不及“#4”,“7”音略低而不及“b7”,这种音和主奏乐器(月琴、胡胡)的揉、滑效果极其和谐。 碗碗腔的唱腔没有行当之分,只有男女之别。表现人物感情,塑造人物个性,主要靠演唱者不同的唱法。这种腔既宜演现代戏,又宜演传统戏,只是在表现慷慨激昂的火爆戏上,有一定局限性。 主要乐器。伴奏乐器分为打击乐和弦乐。打击乐器除全部吸收晋剧外,还有碗碗和节子两样是体现自己特色的特殊乐器。 碗碗也叫“盅盅”,用响铜做成,用细铁棒敲击,音色和碰铃相似,一般是一拍击一下。 节子是连接在一起的两块檀木木板(长15厘米,宽4厘米,厚2厘米),打法灵活,没有严格的规范。主要是配合碗碗掌握唱腔速度,渲染唱腔气氛的。 碗碗腔弦乐的主奏乐器是胡胡、月琴、二弦。 胡胡是主奏乐器中的中音乐器,琴杆比晋剧的稍短,琴箱稍大,演奏时,戴指帽,多用揉、滑、压三种按弦方法。 月琴是主奏乐器中的低音乐器。这种月琴,琴箱呈六角形,木板特厚,音脖长而无品,音准很难掌握,是碗碗腔特有的一种别具风格的特色乐器。 二弦是主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它比晋剧的“二股子”琴杆长,琴筒粗,发音和小狗叫声相似,对胡胡、月琴进行润色性的衬托。 自孝义碗碗腔搬上舞台后,又增加了扬琴、笛子、大提琴等乐器,除碗碗和节子仍由一人打击外,其余乐器都是人手一件,各司其职(皮影演出时,乐队四人,兼操打击乐、弦乐十件)。演出时,由胡胡领奏,鼓板掌握整个伴奏过程中的节奏、速度以及气氛变化。 伴奏形式。碗碗腔在皮影时代,素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称,一个班只需七八个人。文武场仅有四个人。打鼓板的兼打小锣,唱腔起板后转弹月琴。拉胡胡的兼吹唢呐,拉二弦的兼拍铰子。其余武场乐器全由一人进行操作。此人右手击碗碗,左手打节子,若需配马锣、铙钹时,就停下碗碗和节子,一手去拍铙钹,一手用节子去击马锣。 ■剧目概况 孝义碗碗腔的剧目可分皮影剧目和戏曲剧目两个部分。皮影剧目较为丰富,除流散失传的以外,现在可收集整理的也在百余本。这些剧目,前自春秋,后至元明,既有宫廷正史,也有民间传说;既有儒窗趣味,也有农舍佳话;既有官场角逐,也有烟花泪歌。其中不少剧目,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也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性和思想意义。如歌颂人民群众抗击强暴统治的《响马记》、《反徐州》;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的《六月雪》、《哭长城》;歌颂中华儿女爱国行为的《白洋河》、《李凌碑》等。据老艺人记忆,碗碗腔传来孝义的剧目并不多,目下留存可数的,只有《避尘珠》、《九联珠》、《花柳林》、《抱纱亭》、《虎贲山》等十余本。其余剧目大都是艺人们从晋、蒲两个剧种的剧目里移植、改编而成的。碗碗腔还有几个来源于民间的小戏,如《懒佬看糜子》、《秃厮下四川》等。但由于当地群众习惯于看成本连套的大戏,这些小戏历来很少演出。自1959年发展为舞台剧后,从皮影戏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的有《白洋河》、《董家桥》、《五花马》、《桃花计》、《大西汉》、《包公初断糊涂案》等十多个。移植其他剧种的剧目有《女巡案》、《雏凤凌空》、《拷红》、《包公赔情》、《状元与乞丐》等十多个。此外还创作、移植了《柳树坪》、《山乡红菊》、《孝河新曲》等二十余个现代戏。 在表演上,继承皮影艺术一手叉腰一手做戏的传统,人物在激动时常有上身前躬、猛挺等动作,并保留了皮影侧面造型的处理手法。布景也常采取皮影雕刻剪纸图案来表现典型环境。 ■生存现状 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孝义碗碗腔的第一个辉煌时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孝义碗碗腔曾两度晋京献演,受到了专家、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赞赏,演员张建琴摘取了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需求多元化结构逐渐形成和新的娱乐形式逐渐蓬勃兴起的情况下,孝义碗碗腔出现了诸如演出市场萎缩、观众减少、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人才缺乏等困扰其生存和发展的一些问题。这也是目前许多剧种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但孝义碗碗腔目前的演出市场、艺术水准、演员收入等情况在山西地方剧种中尚处较好水平,在许多小剧种濒临灭亡的危机下,还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当然,孝义碗碗腔需要大胆的改革创新,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发挥戏曲的综合包容力,吸收、融合一些喜闻乐见的其他艺术形式以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品位与情趣,为剧种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新的血液。
|
黄河新闻网
编辑:张其天
|
|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