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烟台大众网8月21日讯(通讯员 张绍贤 徐爱兵)今天作为“和平颂”文化艺术盛典一项重要活动的“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研讨会在蓬莱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韩国庆北科学大学等中韩两国20多个科研机构的3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登州港与中韩交流”研讨会以研究登州古港在中韩交流中的作用、中韩关系史以及在新时期如何发挥登州港优势促进中韩两国经贸交流等为目的,与会各方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积极交流与研讨。
蓬莱古称登州,位于山东半岛北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蓬莱港(水城)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古港和近代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有过“丝竹笙歌,商贾云集”、“日出千杠旗,日落万盏灯”的鼎盛。日本先后有6批700多名遣唐使从登州港登陆到达长安。通过登州港往返的百济、高丽、新罗等朝鲜半岛国家使臣共有15批次,至今蓬莱市还留有古代新罗馆遗址。目前,古蓬莱港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以来,为加强对古蓬莱港的保护,蓬莱市实施了水城保护开发工程。该市委托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专家对水城项目进行规划,确定了“积极保护、大力整治,重树明代水城形象,再现古代军港雄姿”的总体目标。根据规划要求,蓬莱市于2001年启动水城保护项目,计划用4年的时间,投入4.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对水城进行保护性开发。工程主要包括:恢复城墙敌台、楼铺,恢复备倭都司府、三官庙、兵营、校场,建设古船博物馆,明代民居展示区等项目。目前,一期水城拆迁、居民回迁楼建设和东南城墙修复工程已完成;二期渔港搬迁、小海清淤也已基本结束,西城墙修复、戚继光水师府修复等工程已全面展开;三期恢复备倭都司府、三官庙、兵营、校场等工程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整个水城保护开发工程预计将于2006年竣工,并向游客开放。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国际加工制造产业加速转移,蓬莱市以重现登州古港繁荣为目标,抢抓机遇,积极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业,通过招商引资,先后从韩国引来60多个临港工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研讨会将于23日结束,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首先进行了分组报告会,中韩两国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从元朝到明朝近千年历史长河中,登州港一直是中韩两国交往的桥梁。在新时期下,应该以登州港为桥头,加强中韩两国经贸往来、加快中韩制造业产业转移,重树登州港在中韩两国交往中的桥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