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铸忠诚——解析“成武武警标杆”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 2014-08-18 08:51:00
□ 本报通讯员 潘 明 卢亚其 本 报 记 者 贾瑞君
今年“八一”,青年姜振帅专门请假赶回武警山东省总队成武县中队,为官兵们送上节日祝福。这个从成武县郜鼎镇走出来的农村青年,14年前曾因家贫辍学,是成武中队的官兵伸出援助之手。2004年,姜振帅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又考上北大研究生,去年以优异成绩被国家财政部录用为公务员。
这是官兵们用爱心建设中队、回报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中队,是一支令人惊叹的光荣队伍:连续19年被评为“标兵中队”,连续48年实现“三无”,获得总队以上荣誉奖励160多项;中队党支部先后22次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党支部”,3次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全军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0次。
建队几十年来,这个仅有38人的中队树起了用强军目标建队育人的“成武标杆”。
瞄准革命军人塑造“兵样子”
今年3月,崂山风景区从去年退伍的2000多名青岛籍战士中公开选拔40名护林警察。
50:1,淘汰率高得离谱。经过面试、理论测试、体能比拼,只剩下不足百人站到了“班组队形现场指挥”考核场上。从成武中队退伍的刘岩松出场了,不到3分钟获得了5次掌声:齐步走步伐标准,下达口令声音洪亮,整队跑位准确无误。景区负责人感叹地说:“尽管小伙子穿的是便装,但他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当兵的样子!”
这个“兵样子”,是在日积月累、精雕细琢中打磨出来的,这得益于武警成武县中队把日常养成作为建队育人的基础环节来对待,得益于精细抓落实、点滴促养成的真功夫。
新战士谢怡卓分到中队时,看到老兵拿着小毛刷清扫门窗死角,很是不以为然。班长教他干,他也是不情愿的,直到中队夺得季度按纲建队流动红旗,才恍然大悟——那把小毛刷刷出的是高标准!正是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得中队营区常年保持地面无纸屑、无烟头、无痰迹、无污物,墙上无脚印、无钉眼,玻璃无人为损坏。真正实现了无处不统一、无处不规范、无处不整洁、无处不安全。
今年3月,成武县党政机关在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武警成武县中队定为“对标学习单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有87批次近5000名地方领导干部专程到中队参观学习。成武县委书记鲁志成感慨地说:“从成武中队,我们看到人民军队的样子;从官兵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军人的样子!这个中队是我们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锻造刃锋利拳如铁的班子
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在批评中进步,支部在批评中坚强,中队在批评中发展,是成武中队党支部的传统。
2002年7月,陈桂林调任成武中队长。当时执勤没有监控设施,晚上,陈桂林图省事,穿着体能训练服到哨位查勤。在队务会上,班长程良说:“战士们对您晚上查勤着装不正规有看法,希望队长改正。”
陈桂林闹了个大红脸。在反思中,他的认识很到位:哨位就是战场,无论是谁,走上战场就要以战斗的姿态着装。
中队始终把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发挥集体领导功能的根本来抓,党员的问题群众敢讲,支委的问题党员敢点,书记的问题大家敢批。
2011年4月,范承刚刚上任中队指导员。他看到主干道两侧的樱桃树长得有点乱,想带领战士将树冠剪成圆球状。有人指出这种树不适合修剪。但范承刚听不进意见,依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中队长王金光轮休归队后,与范承刚诚恳交心:“樱桃的确不能剪成球形。作为中队的主心骨,咱们对不同意见要研究论证,不能武断行事。”范承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听取他人建议的重要性。从此,中队建设中的每项工作,只要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中队支部都会在研究论证后拿出最佳方案。
正是依靠组织、运用制度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成武中队支部才锻造成了刃锋利拳如铁的班子,才取得了如此多的骄人成绩。
忠诚血脉代代传承
在成武中队荣誉室的展柜里,静静地躺着两块上世纪60年代保存下来的“忠”字玻璃。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上面的红漆几近斑驳,其中一块玻璃还因破碎而用胶带粘合,却依然让看到它的人肃然起敬。
每年新兵下队,中队都要组织官兵在“忠诚石”前进行宣誓;每年老兵复退,都要组织退伍老兵在“忠诚路”上向警徽告别;为了随时学习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和全军好的经验做法,20年前中队开始收集的解放军报和人民武警报,至今一张不少;从1995年起,中队官兵还自己动手开辟了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的“小阵地”——《冲锋号》小报,282期小报既清晰折射了中队用创新理论牵引发展的步伐,更见证了官兵用创新理论引领成长的心路历程。
2008年7月,中队老兵王国启经过层层选拔、有幸成为了北京奥运会2万余名火炬手中的一员。退伍后,得知中队新建荣誉室,家境贫寒的他不顾家人极力反对,坚持把珍藏的火炬捐给了中队。
“成武中队的官兵只听党的话、跟党走,不会跟钱走。”武警山东总队政治部主任任延波说,“王国启存入的不仅仅是一名战士的荣耀与自豪,而是把一颗忠诚之心永远根植在了培养他、塑造他的光荣集体。”
“自从来到了伯乐的故乡,心和青春全都捧上,扑下身子扎下了根,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队歌唱响,中队“忠实、老实、朴实、扎实、厚实”的队魂,已然像镌刻在“忠诚石”上的字眼一样愈刻愈深、愈描愈新,代代传承。
今年“八一”,青年姜振帅专门请假赶回武警山东省总队成武县中队,为官兵们送上节日祝福。这个从成武县郜鼎镇走出来的农村青年,14年前曾因家贫辍学,是成武中队的官兵伸出援助之手。2004年,姜振帅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又考上北大研究生,去年以优异成绩被国家财政部录用为公务员。
这是官兵们用爱心建设中队、回报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中队,是一支令人惊叹的光荣队伍:连续19年被评为“标兵中队”,连续48年实现“三无”,获得总队以上荣誉奖励160多项;中队党支部先后22次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党支部”,3次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全军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0次。
建队几十年来,这个仅有38人的中队树起了用强军目标建队育人的“成武标杆”。
瞄准革命军人塑造“兵样子”
今年3月,崂山风景区从去年退伍的2000多名青岛籍战士中公开选拔40名护林警察。
50:1,淘汰率高得离谱。经过面试、理论测试、体能比拼,只剩下不足百人站到了“班组队形现场指挥”考核场上。从成武中队退伍的刘岩松出场了,不到3分钟获得了5次掌声:齐步走步伐标准,下达口令声音洪亮,整队跑位准确无误。景区负责人感叹地说:“尽管小伙子穿的是便装,但他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当兵的样子!”
这个“兵样子”,是在日积月累、精雕细琢中打磨出来的,这得益于武警成武县中队把日常养成作为建队育人的基础环节来对待,得益于精细抓落实、点滴促养成的真功夫。
新战士谢怡卓分到中队时,看到老兵拿着小毛刷清扫门窗死角,很是不以为然。班长教他干,他也是不情愿的,直到中队夺得季度按纲建队流动红旗,才恍然大悟——那把小毛刷刷出的是高标准!正是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得中队营区常年保持地面无纸屑、无烟头、无痰迹、无污物,墙上无脚印、无钉眼,玻璃无人为损坏。真正实现了无处不统一、无处不规范、无处不整洁、无处不安全。
今年3月,成武县党政机关在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武警成武县中队定为“对标学习单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有87批次近5000名地方领导干部专程到中队参观学习。成武县委书记鲁志成感慨地说:“从成武中队,我们看到人民军队的样子;从官兵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军人的样子!这个中队是我们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锻造刃锋利拳如铁的班子
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在批评中进步,支部在批评中坚强,中队在批评中发展,是成武中队党支部的传统。
2002年7月,陈桂林调任成武中队长。当时执勤没有监控设施,晚上,陈桂林图省事,穿着体能训练服到哨位查勤。在队务会上,班长程良说:“战士们对您晚上查勤着装不正规有看法,希望队长改正。”
陈桂林闹了个大红脸。在反思中,他的认识很到位:哨位就是战场,无论是谁,走上战场就要以战斗的姿态着装。
中队始终把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发挥集体领导功能的根本来抓,党员的问题群众敢讲,支委的问题党员敢点,书记的问题大家敢批。
2011年4月,范承刚刚上任中队指导员。他看到主干道两侧的樱桃树长得有点乱,想带领战士将树冠剪成圆球状。有人指出这种树不适合修剪。但范承刚听不进意见,依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中队长王金光轮休归队后,与范承刚诚恳交心:“樱桃的确不能剪成球形。作为中队的主心骨,咱们对不同意见要研究论证,不能武断行事。”范承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听取他人建议的重要性。从此,中队建设中的每项工作,只要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中队支部都会在研究论证后拿出最佳方案。
正是依靠组织、运用制度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成武中队支部才锻造成了刃锋利拳如铁的班子,才取得了如此多的骄人成绩。
忠诚血脉代代传承
在成武中队荣誉室的展柜里,静静地躺着两块上世纪60年代保存下来的“忠”字玻璃。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上面的红漆几近斑驳,其中一块玻璃还因破碎而用胶带粘合,却依然让看到它的人肃然起敬。
每年新兵下队,中队都要组织官兵在“忠诚石”前进行宣誓;每年老兵复退,都要组织退伍老兵在“忠诚路”上向警徽告别;为了随时学习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和全军好的经验做法,20年前中队开始收集的解放军报和人民武警报,至今一张不少;从1995年起,中队官兵还自己动手开辟了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的“小阵地”——《冲锋号》小报,282期小报既清晰折射了中队用创新理论牵引发展的步伐,更见证了官兵用创新理论引领成长的心路历程。
2008年7月,中队老兵王国启经过层层选拔、有幸成为了北京奥运会2万余名火炬手中的一员。退伍后,得知中队新建荣誉室,家境贫寒的他不顾家人极力反对,坚持把珍藏的火炬捐给了中队。
“成武中队的官兵只听党的话、跟党走,不会跟钱走。”武警山东总队政治部主任任延波说,“王国启存入的不仅仅是一名战士的荣耀与自豪,而是把一颗忠诚之心永远根植在了培养他、塑造他的光荣集体。”
“自从来到了伯乐的故乡,心和青春全都捧上,扑下身子扎下了根,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队歌唱响,中队“忠实、老实、朴实、扎实、厚实”的队魂,已然像镌刻在“忠诚石”上的字眼一样愈刻愈深、愈描愈新,代代传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