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莱州频道 > 莱州县域 > 永安路

永安路街道神庙祈福 传承民俗文化

来源:莱州政府网   编辑:   2017-02-20 10:32:00   作者:

  大众网烟台2月20日讯 东海神庙祭海祈福第八届民俗文化节在烟台莱州市永安路街道海庙姜家村举行。这一天,当地群众以传统方式祭海祈福,传统的庙鼓、海庙大秧歌等民间艺术同时上演,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祭海祈福、赶庙会、品尝海鲜小吃、乡村旅游流连忘返。

  上午7点多,东海神庙遗址门前的东、西和南道上的车辆已排出近一里地,门两侧路旁有绝活展示、百货商店、特色小吃、海产品展销及品尝,来自周边的村民和各地的游客开始向神庙内蜂涌而入。

  7点48分,威武的祭海方阵从海庙姜家村委出发,在海庙锣鼓、秧歌队引领下,浩浩荡荡的人群沿海庙遗址路到海庙遗址去祭祀。8点半,祭海仪式开始,主祭人率队伍鸣号、献祭牲、请神祗进入海神像座前,行祭祀大礼、诵祭文,各界人士祭海祈福、请香、化缘。随着几个“震天雷”的升空,鞭炮从门口开始轰隆隆炸响,人们纷纷双手捂住耳朵,静静地给鞭炮让出一条路来,让鞭炮炸起的火龙从自己眼前飞过。“这寓意着红红火火,一帆风顺。”海庙姜家村委主任姜一合说。

  传统的庙鼓、海庙大秧歌等民间艺术同时上演,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踩着铿锵的鼓点,渔民们手舞足蹈,跳起了广场舞,扭起了海庙大秧歌,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五六岁的娃娃,他们唱着,跳着,脸上挂满笑容,让游客在欣赏原汁原味祭海民俗的同时,领略了当地渔民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与向往,此起彼伏的掌声与欢呼,让他们的热情更加高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文化建设,也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东海神庙的民俗拜祭活动由永安路街道海庙姜家村新任党总支、村委会主办,逐渐增添了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像民俗特色渔家宴品尝、游览海庙风光等。

  近年来,正月十八到东海神庙祭海祈福已成为沿海渔民的一种习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曾被中止的庙祀活动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东海神庙建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海的重要场所。莱州祭海与泰山祭山、曲阜祭孔并列为天下三大盛典,有文字记载的帝王祭海共有八十一次。 东海神庙自北宋重修以来,在民间每年阴历正月十八日、四月初三日、六月十三日、十月初三日为祭海神之日,这也成为民俗和民间文化的盛会。

  旧时渔民无论贫富,家家户户均供奉海神。正月十二“树高照(也称篙招)挂神旗(寓为神灵在此、也有航标之意)”、正月十三天不亮到海庙请海神,正月十四供奉海神。有讲究的大户人家还要在家里布置“供台”,摆上各式供品,先拜天、再拜海神、后拜祖先,叩谢神明与祖先的护佑。神桌上还要供“神饭”、点蜡烧香、烧金纸 、燃爆竹,在街门挂起红灯笼。海上渔家要打着彩旗,抬着整猪,拿着祭祀用品,一路敲锣打鼓,吹吹打打,放着鞭炮前往海庙处进行祭祀。

  据姜一合介绍,东海神庙的祭祀活动与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前来参加祭祀仪式的不仅有当地的渔民,也有很多从别的乡镇赶来的村民,祭祀的目的不仅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海不扬波,更是希望今后的生活能平平安安、五谷丰登。

  现在的东海神庙,只剩断壁残垣,但由于其在中国祭祀史上的崇高地位和传承两千多年的历史底蕴,以及周边村镇因两千年祭祀文化而形成的独特风情,仍使其成为山东省最好的旅游资源之一。姜一合告诉我们,庙里上香都争这头柱香,祭祀神庙也争头门炮,从当天零时开始就已经有村民燃放烟花庆祝,谁要是能在祭祀当天第一个燃放烟花,那今年肯定事事如意。

  东海神庙拥有优美的海滨生态环境和河口生态景观,同时,东海神庙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当地一些渔村仍保留有上百年历史的海草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胶东半岛渔村民俗文化风景线,堪称半岛渔家文化的活标本,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是构成美丽月季城景线的重要景点之一。“东海神庙是我们当地的一个文化象征,祭祀仪式更是我们的民俗传统,我们希望将这种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姜一合表示,多年来村委对东海神庙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了推广和宣传,现在前来祭祀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了海庙文化中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史宇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