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音乐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旅游频道头条

国内景区实行淡季门票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赖静

2008-11-08 21:30: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从本月起,国内多数景区相继实行淡季门票价格,部分景区则开始进入“冬眠期”。记者昨(3号)日从东莞几大旅行社获悉,对于封闭了的景区,旅行社将相应推出替代线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得益于部分景区实行淡季门票价,加上航空公司、酒店等集体让利,旅行社冬游线路的价格应声下调,诸多线路因此直线下降10%到50%不等。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整体经济低迷,旅游行业也难以独善其身,于是“跳水式”的降价成为暖市的“重磅武器”,但是其效应估计不大。

  冬游线路最高降价50%

  随着天气变冷,国内的多数景区开始执行淡季门票价格。据悉,从11月16日到明年3月31日,九寨沟景区将实行淡季票价,每张门票80元,观光车票也降至80元,合计160元,同时还执行二次进沟政策。即如果要二次进沟,只需多买一次观光车票,这样二次进沟的总费用为240元(不含保险),比旺季节约380元。

  此外,庐山从11月开始实行淡季门票价,从旺季的180元降至135元,这一票价将一直持续到明年的3月份。而黄山则从12月开始一直到明年的2月底,执行淡季门票价格,从旺季的200元降至100元。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景区门票价格也将从11月1日起执行淡季半价,即60元,淡季价执行至明年3月31日止。北京的部分景点也从11月开始实行淡季门票价。颐和园、天坛、动物园和北海将从11月1日开始实行淡季票价。香山因红叶节11月9日才结束,淡季票价将推迟到11月16日实行。其中颐和园的淡季票价20元(旺季30元),天坛公园10元(旺季15元),北海公园5元(旺季10元),动物园10元(旺季15元),香山公园5元(旺季10元)。

  景点实行淡季门票价,加上航空公司、地接酒店等联手推出优惠措施,刺激市民出游,所以旅行社的相关冬游线路普遍降价10%—50%不等。如某旅行社的九寨沟四飞四天直降1500元,只需2599元;山东双飞五天团原价2659元,冬游报价仅为1999元,降幅高达25%。

  降价难促旅游市场整体转好

  对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打出的“降价牌”,东莞四海旅行社副总经理吴晓强分析指出,景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少来一个游客就意味着少一份门票收入,而且景区内的住宿、餐饮营业额都会相应下滑,国内任何一个景区现在都需要通过“价格杠杆”来激活低迷的旅游市场,因此,国内不少景区纷纷降低票价来吸引游客。

  吴晓强还说,由于上游的景区、酒店以及航空机票价格的全面下调,作为连接游客和景区的中介机构,旅行社方面更有动力和条件大打“价格牌”,从而通过“低价策略”刺激市民出游的热情。

  不过,记者了解到,降价促销是各行各业最为常规的“武器”。每年淡季,旅游企业都会祭起降价这把“利器”。而在今年这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旅游市场此起彼伏的降价声无疑多了一丝无奈和一份悲壮。业内人士更是将如此大幅度和大规模的降价行为解读为暖市之举。

  对于降价是否能真正起到“暖市”的效果,吴晓强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他说,旅游报价的走低有利于出游人数和营业额的双双增长,但是从目前看来,旅游业的基本面仍是整体低迷,还看不到全面复苏的迹象。莞城某旅行社负责人也告诉记者,降价促销虽然吸引了部分游客,但是出现了“旺丁不旺财”的现象。比如,10月份该社出游人数同比增长了10%,但是营业额同比增幅仅为3%。

  上述负责人还认为,从短期来看,旅游市场是否转好要看春节黄金周的表现,从长期来看,旅游企业日子好不好过要看宏观经济的“脸色”。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