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为何要创吟诵基尼斯纪录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李立红 李强 2017-03-30 10:11:00
□李立红李强
近日,旨在弘扬沂蒙精神,传递伟大中国梦的“中国梦·沂蒙情”“万点萤光·万颗诗心”大型颂诗会在临沂沂水的萤火虫水洞景区举行。经媒体传播,活动迅速成为社会热点。
营销出奇招
据了解,现场吸引了近万名当地市民和游客参与。参与者统一着装拼成“中国梦”三个恢弘大字,齐颂诗词《沁园春·雪》《中国梦》,齐唱《沂蒙山小调》。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官员现场宣读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明文件,宣布“规模最大的朗诵、吟唱活动(红色经典)”正式落户景区。
说起举办这次活动的本意,龙冈集团副总裁孔杰说:“沂水县是‘中华诗词之乡’,红嫂的故乡、沂蒙精神的发源地,是一片充满着浓厚文化底蕴和红色情怀的土地,举办这样的颂诗会,既是为了传承沂蒙精神,也是呼吁关注传统文化,注重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也与我们运营萤火虫水洞景区的初衷一致。”
囊萤照读的典故,在人们刚接触古诗词的时候便熟知其义,此成语描述晋代车胤因家贫没钱买灯油用白纱布包裹几十只萤火虫,借着微弱光线读书的故事。而如今,在环境被破坏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仅萤火虫的踪迹难寻,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习惯了快餐式的信息阅读,却慢慢忽略了国学、诗词等传统文化。
萤火虫和古诗词的传承上便有了营销创意上的结合点,景区把对小小萤火虫的关注很自然地和对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结合了起来。事实上,这不是萤火虫水洞的第一次创意营销。今年春节期间,“集齐五福免费游景区”就曾让景区火了一把。
精灵需保护
萤火虫水洞为国家4A级景区,是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科考探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景区。洞内生活着一种萤火虫,这种萤火虫仅在阴湿的岩洞中寄居生存,布满在洞顶犹如晴朗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成千上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景观,为“亚洲第一,神州独有”的萤火虫景观。
殊不知,一只萤火虫的寿命仅有1-3个星期,景区在为萤火虫的保护与传承付出着巨大的努力,才能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见到更多的小精灵。
据了解,为了给80万游客在水洞找回童年,萤火虫水洞每年保护“小精灵”的投入高达700万元。水洞在开发之初就在周围发现过大量的萤火虫,但是这几年环境恶化加重,萤火虫野外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萤火虫日益减少。景区技术人员将萤火虫引入洞内,并将温度、湿度进行了调节,给萤火虫的繁育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这便是最初萤火虫保护的开始。
到目前为止,萤火虫水洞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年保护繁育萤火虫近100万只,每年投放到自然界的虫卵近400余万只,每年投入繁育科研资金约700万元。正是长久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萤火虫水洞旅游区不仅圆了游客重回童年、田间戏萤的梦,更使得萤火虫这位美丽的小精灵能在更加长久的日子里生活在一个纯净的环境里。
任重而道远
当把萤火虫作为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后,经营者考虑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将萤火虫利用与保护进行合理权衡,如何在利益与道德的线上进行取舍?保护基地的成立由此而生。
从一开始的自我养殖,到成立专业部门进行科研繁育;从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到现在与专业院校、专家进行合作;从野外抓捕,到现在的幼虫反哺自然;从当初的洞内自然繁育,到现在成为亚洲最大的科研基地,萤火虫水洞的经营者们走出的每一步都怀揣着责任。
在当下,看着高耸入云的烟囱、鳞次栉比的高楼、无虫碧绿的田野,萤火虫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萤火虫物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消退,一些国家几近绝迹,保护这种稀有的昆虫资源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萤火虫水洞的经营者们心情是复杂和焦虑的,他们不得已继续坚守着这份使命,但他们更愿看到的是,在若干年后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保护基地”这个词将不复存在,萤火虫能够自由地徜徉在属于他们的夜空中。
责任编辑:刘国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