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咨询会现场。记者 郭建政 赵金阳摄 | |
 |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科研产业集聚区●制造集聚区●旅游业集聚区 | |
烟台大众网12月15日消息 14日,记者从《烟台潮水机场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专家咨询会上获悉,根据本次概念性规划,未来的潮水机场周边区域将划分六大产业片区,附近村庄噪音超过75分贝将原则性搬迁。会上,专家们还对于机场周边区域的交通格局、临港产业布局等问题提出了诸多意见,据了解,该规划还将做进一步修改。
潮水机场将成为省内第三大机场
正在新建的烟台潮水机场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中,被定位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仅次于青岛流亭机场、济南遥墙机场的区域干线机场。近期规划为国内民用航空中型机场,青岛、济南及周边机场的备降机场。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4D。远期规划为国内民航大型机场。
根据《新建烟台潮水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航空业务量预测,潮水机场2015年客运量为400万人次、货运5.5万吨,2020年客运650万人次、货运9万吨,至2025年客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货运能力为14万吨。
在全国范围95个地市级民用机场中,烟台机场旅客流量排第7位,货邮流量排第4位。烟台潮水机场建成后,将作为胶东半岛主要机场,以烟台市域为主体,辐射周边胶东半岛的部分地市,而国际腹地则主要是东亚的日韩两国。
六条快速路将为新机场运输提速
根据烟台市总体规划,烟台市区规划六条高速、快速路、九条交通性主干道组成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辅以城市主、次干道疏解组团内部交通;规划两条疏港路解决八角港区的货运交通。
六条快速路构成“两轴四联”的快速交通结构。原绕城高速———荣乌高速和206国道———北京路———红旗路———观海路———莱山快速路,分别从潮水机场核心区南北侧通过,快速连接蓬莱—烟台市区—威海,形成东西向两条快速交通轴线。四联为南北向联系的快速路:福环路、化工南路、山海路、牟平东环路。
九条交通性干道中,拉萨大街为规划区内东西向交通性干道、八角十七路南北向与绕城高速并行,东侧经规划区。长江路—幸福南路—芝罘屯路、港城大街、北关大街西延段—北关大街为东西向交通性干道。化工路、大海阳路—机场路、迎春大街—澳柯玛大街—源盛路、东关路为南北向交通性干道。城市的九条交通性主干道均可与城市高快速路连接,进入空港核心区,形成高效、便捷的道路运输网络,方便机场人流快速集散。
两条疏港路为纵六路和纵十五路—港区十路为疏港路,与拉萨大街垂直连接,作为八角港区的货运通道。
德龙烟铁路在大季家设客运站
未来的潮水机场周边区域除规划有快速路外,还将设有以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三位一体的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其中铁路交通根据德龙烟铁路客货双线的远期建设目标,在机场核心区将结合工业组团和综合研发组团分别设置潮水货运站点和大季家客运站点,最终形成德龙烟铁路客运中心。
轨道交通:轻轨1号线作为烟台市规划的机场线,是实现烟台市区客流集散最为直接和高效的方式。在轻轨1号线远期建设中,其延长线将至蓬莱市区,提高蓬莱地区客运效率。在烟台南站将实现轻轨1号线与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的一体化衔接。
城市公共交通:将建设公交枢纽站,本次规划公交枢纽站将结合人流集散量最大的机场航站楼和大季家铁路客运站设置,共两处,分别与轻轨一号线和德龙烟客运站接驳,构成城市轨道—公交和铁路—公交综合换乘系统。
六大产业片区助推机场奔“高端”
根据对烟台空港经济区腹地产业分析及其重点产业的选择,并结合现有产业情况,参考国际空港新城的开发经验及烟台空港的现实条件及需求,在核心区范围内,以空港为核心,划分六个产业片区。
机场核心区:以潮水机场为核心,依托其东西两边相关用地。主要由临空保税物流业和航空维修服务业等航空紧密相关产业组成,具体包括各类机场管理及相关部分的办公、航空运输、维修、航空食品、航空教育和商务办公等。
空港都会区:处于大季家火车站与机场航站楼之间的区域,主要以现代服务业以及科技研发为主要产业,承接空港区的核心产业。其中含有餐饮酒店、总部经济、会议展览、研发培训。
临空产业区:依托206国道及德龙烟铁路潮水站,其主导产业为临空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承接日韩及开发区产业转移,形成集研发、制造加工、出口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现代农业区:处于空港紧邻区的外围,依托栖霞的深厚的第一产业基础,发展葡萄酒相关产业、现代种植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观光等主要产业。
海港及其配套产业区:以西港区为核心,并包括其外围相关用地。主要发展海港运输业,并拓展其各类海港相关工业,如现代造船业;另外结合开发区强劲的制造业现状,发展现代制造业以及高新科技产业。
潮水片区:依托潮水镇,结合核心区村庄安置,将潮水镇作为机场镇服务组团。 苗华茂 王汝峰 曹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