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第二实验小学资助校外7岁“瓷娃娃”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3-12-27 16:53:00
学生送祝福
2名家委会成员到校外资助7岁“瓷娃娃”
大众网烟台12月27日讯 (通讯员 李震 刘淑琴 记者 王欣蕾) 12月27日,莱阳第二实验小学组织8名学生和2名家委会成员到校外资助7岁“瓷娃娃”孙松,奉献爱心,唱响了一曲爱心奉献歌,拓展了德育渠道,丰富了校本课程。
校外“瓷娃娃”列入资助对象
“前几天,通过莱阳电视台和烟台晚报得知我们校外周边有一个被称为瓷娃娃的孙松得了罕见的成骨不全病,虽然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由于病情耽误了上学。作为学校片内招生的孩子,我们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献一份爱心,帮帮这个不幸的家庭。”谈起资助孙松,校长鲁孟慧向我们介绍说。
26日,鲁校长召开学校班子成员会议,经讨论决定将片内的孙松列入学校的资助对象,从学校今年刚成立的学校北极星基金会拿出2000元去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让学校家委会代表和学生代表送去。
“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此举教育全校师生学会去关爱别人,学会做人,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同时,也将资助孙松作为学校的德育案例,拓展学校德育渠道,丰富学校的校本课程,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目的。”
学校多了一个编外学生
27日上午,第二实验小学8名学生代表和学校家委会2名成员代表来到孙松父母租住的北关民房家中,看望了因病躺在床上、正在急需治疗经费、等待手术的小孙松。
已经7年没有站起来的小孙松,正趴在床上在认真读书,他细弱弯曲的右腿上打着石膏,不能站立行走,只能爬行。每每听到从邻居传来的读书声,让他对读书产生了渴望,渴望自己的病快点好起来,能站起来和正常孩子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
当4年级1班的阮萌梦把自己心爱的挖掘机玩具送给了小孙松,并告诉他今后他俩将结成手拉手好朋友,节假日会常来看看他,陪他玩并为他讲故事,孙松开心的笑了。
学校家委会会长张杰将学校资助的2000元钱转交给孙松的妈妈转达了学校的心意,并祝福孙松早日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早日上学。孙松的妈妈对学校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走出了很远,依然能听到小孙松“我要站起来去上学读书!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声音。
据了解,孙松2007年11月份出生,是莱阳冯格庄开发区贺家疃村人,从小不会翻身,不能站立,不能走路,家人一直当脑瘫治疗,但效果不理想。2009年春天,孙松在济南省立医院被确诊为“成骨不全”,俗称“瓷娃娃”,这种病被大家比喻为“骨头一碰就断”。 七年来,他只能这样躺着,稍不注意腿和胳膊就断了。每年去省立医院三次,每次治疗一周,一次花费4000元左右,每年1万多元治疗费,先后花费近5万元,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北极星基金会传播正能量
7月3日,莱阳第二实验小学成功组织了一场全校师生参加的爱心义卖活动,募集到善款10018.18元。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极星爱心基金会,建立了基金会章程,以“星星之光,照耀社会”为愿景,致力于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专注于校内救助和校外救助两大领域,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绝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今年秋季,已经资助了校内21多名贫困学生,发放了5670元。
目前,北极星基金会向家长发放了征求意见书,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同时,在全校师生中招聘义务工作者,壮大基金会力量,定向资助家庭贫困生,传播社会正能量。
责任编辑:王欣蕾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