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音乐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2009健康提醒

大片超1分半钟听力损害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胡昌辉

2012-03-02 08:20: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电影院看大片不知不觉伤听力

  地铁中、公交上,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年轻人随处可见,在嘈杂的环境中为自己暂时隔绝出一方安静的天地。

  电影院里,大片争相上演,场场爆满,人们在各种惊险刺激中追求视听享受。

  逢年过节总少不了烟花爆竹来助兴

  可是你知道吗,“随身听”的最大输出可达105-120分贝,电影院中噪声强度高达120分贝,鞭炮声更高达140分贝,而如果人们接触强度为110分贝的噪声超过1分30秒或瞬间接触140分贝噪声,就会立即发生听力损害。我国著名耳科和听力学专家、WHO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主席、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卜行宽教授呼吁广大市民保护听力,健康用耳。

  电子噪声危害正激增

  近年来,因环境噪声污染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根据WHO统计,在人类所有的致聋病因中,噪声仅次于衰老,排在第二,约占37%。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常见的噪声包括以下几种:工业噪声,如工业生产中的机器转动、震动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交通噪声,鸣笛音、火车行驶的噪声等;社会生活噪声,舞厅、迪厅的乐器演奏音,家用洗衣机空调的噪声等。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使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激增。除了这些以外,个人电子音响产品的普及也使噪声污染日益加大。“随身听”的最大输出可达105-120分贝,电影院中噪声强度高达120分贝,市民在享受时尚生活的同时,很可能已经使听力受到了损害。

  噪声损害是全身性的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如果在强噪声环境下不采取防护措施,不但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而且对全身各系统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噪声损伤及其程度取决于噪声强度和暴露时间。持续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力损伤、高血压、失眠、消化障碍和其它疾病,也有害于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而如果接触强度为110分贝的噪声超过1分30秒或瞬间接触140分贝噪声,就会立即发生听力损害。

  “随身听”应在安静环境中用

  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减少“电子噪声”的危害对保护听力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降低收音机、电视机等音响设备的音量,尽量不按汽车喇叭,不大声喧哗,尽量少参加噪音大的体育运动和少听摇滚乐。“随身听”应在安静环境中用,尽量不要在地铁及公共场所等喧闹的地方用,不要开大音量追求刺激或想掩盖周围噪声而牺牲了自己的听力。经验表明:用随身听时若听不到别人谈话,就说明音量过大,应及时调小,而且不要听得太久。

  噪声暴露后如立即出现耳鸣或耳内仍有被蒙住的感觉,或者虽能听到讲话却不懂得意思,就必须警惕噪声损害,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链接:环境中一些声音的分贝数

  耳语声:30

  安静的办公室、图书馆、住房:40

  雨声、冰箱、大办公室:50

  洗衣机、空调、电剃须器:50-75

  正常谈话声:60

  吸尘器、电吹风、闹钟:60-85

  抽水马桶:75-85

  电话铃、门铃、鸣笛水壶:80

  嘈杂的饭店、食物搅拌器:80-90

  摩托车、摩托艇:95-120

  随身听:105-120

  电视机最高音量、汽车喇叭、迪斯科舞厅、婴幼儿哭闹或对着耳叫喊:110

  汽车音响、电影院、健身房、乐队:120

  电钻、打击乐器、很吵的电动玩具:130

  飞机起飞、鞭炮:140-155

  射击、火炮:160-l70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