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2009健康提醒

防止“过劳”要学会说不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胡昌辉

2011-04-24 08:32: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所以面对过劳,还是要自己先学会说不,自己都没法爱惜自己,那能指望公司来关照你。

  普华永道过劳死的女孩,据说从3月31日请病假进医院到离开人世,她的母亲只接到了两通公司电话。第一个来电话的人自称是受公司委派,问:把最后工作的底稿发过去了吗?当时女孩在昏迷阶段。第二个电话仍然是来问:“醒了吗?她工作底稿发过去了吗?”最后公司还不承认女孩是过劳导致死亡,赔偿更是无从谈起,冷漠态度惹来大家排山倒海之势的怒骂。但我不禁想,都到了身体极限,为什么没能及时向加班喊停,去医院治疗。指望残酷的公司发慈悲,真能避免过劳,甚至死亡吗?

  有学者表示,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还没有“过劳死”的概念,只有“工伤”的概念,借此呼吁针对过劳死立法立规,对企业进行规范。但据了解,在“过劳死”一词的发源地——日本,他们把工作过度列为“职业灾害”,把“过劳”正式列为职业病的一种,“过劳死”被写进了日本法律,并不断得到完善,为此政府还开设了“过劳死110热线”后,发起“整治运动”,严控企业行为。但结果呢?过去有几年间日本的过劳死人数竟创下记录。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介绍,2006年一年有355人因过度工作而身患重病或死亡,比前一年增长,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因过度工作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47人,大多数人死于中风和突发性心脏病。日本尚且如此,如果我们真对“过劳”立法,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看看那些夹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发现一些“过劳”的受害者来自于被迫高强度工作或压力的人群,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上司的压榨、同事间的激烈竞争,让人无法不选择投入更多精力更多时间在工作上。有位网友评论这次过劳死时劝解说:人不是机器,机器也要休息上油啊,何况是人。所以面对过劳,还是要自己先学会说不,自己都没法爱惜自己,哪能指望公司来关照你。一旦出现状况,就应该停止工作,休假,实在不行就辞职,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百年传来的古训自然是有道理的。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