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2009健康提醒

打手机超50分钟损脑细胞

来源:北方网     编辑:胡昌辉

2011-03-22 18:50: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一边走路一边打手机危害最大 每天打手机十分钟耳鸣加七成 边走边打手机辐射最强 打手机的六个误区有害健康   作为人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手机到底会不会引发健康问题,已经堪称老生常谈,正反方都因证据不足而一直无法压倒对方。

    最近20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想要弄清手机到底是“黑的”还是“白的”。民间曾流行“手机脑癌说”,这一观点在科学界也出现了较大争议。相关争论曾在2009年8月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前总统肯尼迪惟一一个长寿的弟弟——爱德华·肯尼迪因脑癌去世后达到了顶点:肯尼迪的医生怀疑,他在政务活动中过于频繁地使用手机是导致脑癌的一大因素。

    目前科学界在相关问题上还没有达成一致,大部分证据表明使用手机与脑癌没有直接联系,绝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也认为手机是安全的。但仍有一些学者,比如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中心前主任罗纳德·赫伯曼持反对态度。

    以往在研究手机辐射对大脑的影响时,大多以生物体的宏观生理反应为判断依据。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主任罗拉·沃尔科带领的团队,则直接对大脑扫描来测量电磁辐射带来的影响。他们在2009年完成了主要实验工作,共有47名志愿者接受实验——志愿者们将手机放到耳边接听50分钟,同时,研究人员以正电子断层扫描仪(PET)测量志愿者脑部的葡萄糖代谢(衡量脑部活动的指标之一)。结果发现手机被放在耳边时,志愿者大脑接近手机天线区的葡萄糖代谢提高了7%。从统计学意义上讲,实验结果算是十分靠谱的。

    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医学界权威刊物《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沃尔科表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忠实呈现了人体大脑对手机电磁辐射的敏感性,虽然短时间的效应还说不清楚,但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下,例如10年或是20年,情况或许就不一样了,科学界需要对此引起重视。

    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手机对大脑不利影响的种种猜测,更糟糕的是人们对“手机脑癌说”的担忧将加剧。一种理论认为,脑部葡萄糖代谢增加可能会产生自由基,而过量的自由基会损害健康细胞。另一种说法是,对大脑不断的电磁辐射刺激会引发炎症反应,这种反应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健康问题有关系。后一种说法直接与脑癌挂钩,涉及微量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大脑的影响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

    先不说长期使用手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沃尔科的实验中出现的50分钟连续煲电话粥,在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中就经常发生。一些担心健康问题的人选择了耳机,认为这样就可以了。

    可惜英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可不是这么说的。报告称,与不使用耳机相比,接听电话时使用耳机令头部接收的辐射是前者的3倍。报告认为问题出在耳机线上,通话过程中耳机线充当了天线的作用,将未被屏蔽的电磁辐射带到了头部。

    这份报告引起了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重视,该部门雇用了一家专业测量电磁辐射的公司进行重新测试,同时还扩大了被测试的耳机与电话的种类,结果怎么样?英国消费者协会的结论又被推翻了。测试结果显示,使用耳机不仅不会增加头部吸收的辐射量,还会减少接收的手机辐射量达65%至70%。研究表明,大部分辐射是通过手机的背面发射,而话筒与听筒一般在手机正面,所以头部理应是安全的,特别是对使用内置天线的新型耳机。

    戴上耳机后头部也许更加安全,但此时手又与手机直接接触……那么辐射对手部的影响又是怎样的?科学家们似乎还没考虑到这儿。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