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2009宝宝

城市儿童锌缺乏没这么高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胡昌辉

2011-08-05 08:23: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近日,一则来自网上的消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营养研究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少年儿童的缺锌率达60%。数据表明:每两个中国儿童就有1个为锌缺乏或摄入量不足!针对这一结果,营养科专家表示,在山区,吃肉、鱼少的地区,儿童有可能普遍缺锌,但城市中儿童缺锌率应该没这么高。

  观点

  饮食单一孩子缺锌

  在补锌广告漫天飞的今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怀疑自己的孩子缺锌,但实际上,多数家长是杞人忧天,甚至被广告误导。

  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儿童只是存在边缘性锌缺乏的问题。三年后,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等单位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十大城市的0岁-6岁儿童缺锌比例为39%。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则消息称我国少年儿童的缺锌率高达6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卞华伟说,微量元素锌主要在肉、鱼等食物中,如果儿童饮食单一,少吃肉类食物,那么很有可能就缺锌,这种情况可能在山区比较常见,但是在城市中,市民生活水平普遍高,获取这些肉食并不困难,海鲜、肉类食物丰富,只要家长均衡喂养的话,孩子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缺锌。

  现状

  三项指标作诊断依据

  目前,儿童锌缺乏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广州市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科主任都萍告诉记者,在儿童保健门诊,多数是依照高危因素(早产、多胞妊娠、腹泻等)、临床表现、抽血检查这三项指标来做综合诊断。

  当儿童发生轻中度锌缺乏时,可以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反复感染、轻微皮疹、食欲下降等,但是这些症状统统都缺乏特异性,专家解释,这些症状不一定缺锌,因为缺乏其他的微量元素也会出现这种症状,在临床上单凭症状就认为孩子缺锌显然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专家还会结合实验室检查,即抽血检查来诊断,因为血清锌可部分反映人体锌的营养状况,但是这个指标也缺乏敏感性,即便是轻度锌缺乏,这个指标仍是正常。所以说,缺乏任何一项指标就下缺锌的诊断都让人感觉证据不足。

  都萍说,有时常规给一些食欲差、生长发育缓慢的孩子补充常规剂量的锌,1-2周后,其食欲确实有所改善,那么也可以认定孩子的确有锌缺乏的倾向。

  支招

  吃瘦肉补锌最安全

  2岁以下的婴幼儿,往往易被门诊医生诊断“缺锌”。都萍说,这是由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生长迅速,对锌的需求相对较高,是锌缺乏的高危人群。

  虽然母乳的锌含量高,但是4-6个月龄之后的婴儿,母乳锌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必须从辅助食物中获得一定量的锌,如果辅助中没有瘦肉、牛肉等动物性食物,那么就容易造成4-6个月龄后的婴儿锌缺乏。另外,长期的、反复患腹泻、呼吸道感染(发烧、流汗)也会使得锌丢失增加,这也是临床上锌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增加一些动物性食物,比如牛肉、瘦猪肉,这些是最容易获得的富锌食物,鱼类的锌含量不及瘦肉的1/2,牡蛎(生蚝)等贝类食物的锌含量高,但是儿童往往对这种带腥味的海鲜不太喜欢。

  目前,市场上锌剂品种较多,有些家长就会看广告给孩子补锌,都萍主任指出,当儿童经过医生检查确定为锌缺乏时,才有必要补充锌制剂。而且,补充剂量与疗程,医生都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是因为补锌的同时还需要考虑铁、锌、铜等各种矿物元素之间的相互平衡,乱补充锌剂,即可造成铜缺乏,并继发贫血,而铁与锌之间的相互干扰更为明显,所以,家长乱给孩子补锌,很有可能造成孩子贫血。

  提醒:在广东,家长喜欢给孩子煲瘦肉水喝,其实只喝汤不吃肉,并不能满足孩子对锌的需求。 张华 韦媛丽 许健 马军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