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2009宝宝

过度陪读苦家长又害孩子

来源:人民网     编辑:胡昌辉

2011-05-19 10:12: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天陪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并签字;给孩子听写生字、陪着预习课文;周末带孩子上辅导课,来回接送,耗上大半天时间;更有甚者放弃工作,举家搬迁,专职陪读……如今这样的家长陪读潮汹涌而至,不仅小学生读书要陪,初中生要陪,就连高中阶段的陪读现象也已不是个案。“过度陪读既苦了家长自己,更害了孩子。”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适时抽身,还给孩子学习的主动权。

  ◆现象

  “陪读”战线无限延伸

  在银行工作的徐女士每天下班急着要去打“第二份工”——回家陪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做作业。作业太多是陪读的主要原因,“像默写、听读、预习等作业都要家长盯着,否则孩子就会偷懒不做,抄写本、默写本、练习卷也都要家长检查签字才算完成。不陪的话,孩子不知道要做到几点才能睡觉!”徐女士无奈地说。

  一项面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近五成小学生回家做作业需家长陪着,四成学生需要家长监督,仅一成学生回家后能独立完成作业。

  如今,“陪读”战线不断向上延伸。小萱今年读初二,最近一次物理测验有道题搞不明白,小萱妈妈硬着头皮帮女儿一起想、一起做,她重新捧起女儿的课本对照着概念解题,还查了不少教辅书。“孩子不会的题目,总不见得不教吧。”小萱妈妈调侃起自己,“从没有这么认真读过书。”

  高中学生中父母陪读现象也不少见。上海民本中学教师王想龙身边就有不少“陪读”家长,一些家长甚至不惜辞掉工作,做起“保姆式”的“全程陪读”。“高中家长选择‘陪读’,往往是出于让孩子吃得好一点,生活负担小一些,多点学习时间等现实考虑。”王想龙说,“这些家长有‘两个担心一个减少’,一方面担心孩子因自理能力缺乏而导致学习生活混乱;另一方面担心孩子因自制能力缺失而导致学习等行为失去规范;还有就是减少孩子在日常生活上所花的‘不必要’时间,尽可能多地增加学习时间。”

  ◆分析

  家庭教育

  出现“异化”

  “陪读现象的出现,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了矛盾。”王想龙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升学考试、不良竞争等压力,许多家长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定力”,觉得“陪读”或许是一种比较“积极稳妥”,甚至是“保险”的选择。

  “殊不知,家长一旦选择陪读,就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参与和干涉,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同时又淡化了家庭教育在指导孩子基本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规范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功能。陪读,让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异化’”。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所郁琴芳老师的观点是“做个‘懒’家长,坚持不陪读”。“家长过度陪读,既苦了自己,更害了孩子。”郁琴芳说,“虽然确实有部分孩子可能会因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坚持不懈的督促,成绩有所上升,但同样会有孩子无形中承受家长陪读带来的压力,没有个人空间反而滋生厌学情绪。”

  ◆建议

  还孩子

  学习主动权

  “孩子一旦放手就不行,这是家长们普遍的思维方式。”郁琴芳分析,从有人陪伴支持,到自己独立面对枯燥而长久的学习任务,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这个时期,很多家长应该首先学会适应,正确对待孩子独立学习的成绩波动,更不要表现得比孩子还焦虑。

  对于那些陷入“陪读”深渊的家长们,郁老师的建议是,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同时,不时地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告诉孩子父母迟早是要退出的,孩子会慢慢接受。

  对于高学段家长的“陪读”,王想龙的建议是:“一定要及时地在孩子面前亮明‘陪读观’。”即变简单的“生活陪读”为“学习陪读”,变单向的“监督陪读”为多向的“信念陪读”,变盲目的“攀比陪读”为有意识的“责任陪读”,变消极的“盲从陪读”为积极的“协调陪读”,引导孩子合理地处理好自己所面对的学习与生活压力。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