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2009宝宝

儿童常赤脚活动健身健脑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胡昌辉

2011-05-11 08:27: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天气渐热,有没有适合这个季节的健身方法?所谓“树大根茂,人壮脚健。 ”褪去鞋子的牵绊,正是让我们双脚享受快乐运动的时候。有研究发现,赤脚跑步可以缓解地面对人体的冲击。对来说,经常赤脚活动健身又健脑。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试试呢?

  赤脚降压释放静电

  根据生物全息理论,足底是很多内脏器官的反射区,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赤脚走路时,地面和物体对足底的刺激有类似按摩、推拿的作用,能增强神经末梢的敏感度,把信号迅速传入内脏器官和大脑皮层,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美国俄勒冈州研究学院针对赤脚走路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研究者在一种特制的垫子上布满了鹅卵石,100名志愿者每天在垫子上走1小时,每周走三次。经过16周的测试,专家们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志愿者在平衡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改观,同时这些人群的血压也出现了显著下降。由此推论,光脚锻炼在疾病预防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赤脚走路的另一大功效是释放人体积存过多的静电。我们的祖先几乎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后来人们穿上了鞋子,与大地隔离了,以致人体内积聚的静电无法释放,破坏了人体电能的平衡。

  此外,经常使双脚裸露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中,还有利于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发,增进末梢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腹泻等症。

  赤脚跑缓解冲击力

  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和肯尼亚长期跑步者的脚掌着地情况。结果发现,那些长期穿鞋跑步的人,大多是先用脚后跟着地,而那些经常赤脚跑步的人,大多先用前脚掌着地。

  研究发现,在脚后跟先着地的情况下,即便是穿着有缓冲垫的跑鞋,足部受到的冲击力也能达到身体重量的3倍。但在前脚掌先着地的情况下,由于经过脚踝等处肌腱和的有效缓冲,冲击力会下降到只相当于体重的60%。由于这种冲击力的长期作用可能导致疲劳性骨折或脚底筋膜炎,研究人员认为前脚掌着地的方式更为健康。

  对于赤脚人群来说,他们在奔跑时更懂得如何接触地面,同时他们能够更为灵敏地修正自己的肌肉运动模式,以适应运动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赤脚运动能够解放人们的脚趾,让它们更为灵活地伸展,更为紧密地抓牢地面,从而提高运动时整个腿部从脚踝一直到臀部的稳定性。

  最近几年,欧美出现了一些赤脚跑步的组织。他们声称,这种新型的运动方式让他们受益无穷。如果你也想尝试,那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可以一周一次,从慢跑开始。

  小孩赤脚增强体质

  小都喜欢光着脚丫子乱跑,但家长又怕不安全或是着凉生病,总是尽量阻拦。其实,孩子赤脚玩耍不仅是出于好奇,更是一种锻炼。在日本,“赤脚”已成为一门正式课程。如爱知大学附属幼儿园特地将院内的水泥地面撬开搬走,换上沙土,以便让孩子们在沙地上尽情地赤脚玩耍。进行一段时间的赤脚训练后,80%以上的儿童体质明显增强,食欲增大,身高、体重增加较快。

  让孩子经常地赤脚行走,使其稚嫩的足底直接受到泥土的摩擦,不但能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还能提高踝关节的柔韧性,有利于预防扁平足。而赤脚时对足底穴位的按摩,还能调节包括大脑在内的器官的功能与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加快脑部发育,增强孩子的思维灵敏度和记忆力。

  【实用贴士】

  赤脚踩石法 选择公园、操场、住宅周围等铺设鹅卵石的地方,赤脚在凸凹不平的鹅卵石上来回有节奏地踩踏走动,每天踏石1至2次,每次15至20分钟左右。

  足部保健按摩

  脚心——用手或钝物刺激脚底,每次30秒。

  脚跟——用脚跟摩擦地板,每次30秒。

  脚背——手指环状揉搓脚背3分钟。

  脚趾——手指以推的方式揉搓脚趾间的缝隙。再用脚趾头抓毛巾,左右脚趾各抓3分钟。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