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健康2009宝宝

儿童营养不良可中医治疗

来源:人民网     编辑:胡昌辉

2011-03-22 18:45: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由于摄入不足或由于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临床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本病在贫困地区较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本病的发病减少,目前主要由于喂养不当引起。

    相似于中医的“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辨证论治

    1.疳气证

    [证候] 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缺乏,或食多便多,大便于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舌苔腻,脉细滑,多见于本病之初期。

    [治法] 调和脾胃,益气助运。

    [方药] 资生健脾丸。主要药物: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楂、神曲、麦芽、山药、枳实、黄连、豆蔻仁、桔梗、扁豆、莲子、藿香、枳壳、泽泻、炙甘草。

    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大便干者,加决明子、全瓜蒌润肠通便。

    2.疳积证

    [证候] 形体消瘦明显,脘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易落,烦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减退。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或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舌质偏淡,苔淡黄而腻,脉濡细而滑。多见于本病之中期。

    [治法] 清疳理脾,行气和胃。

    [方药] 消疳理脾汤,肥儿丸。消疳理脾汤主要药物:神曲、麦芽、槟榔、青皮、三棱、莪术、黄连、胡黄连、芦荟、芜荑、使君子、甘草。肥儿丸组成为:人参、茯苓、白术、黄连、胡黄连、使君子、神曲、麦芽、山楂、芦荟、甘草。

    若患儿一般情况尚好,实多虚少者,采用先攻后补,用消疳理脾汤以行气消积,导滞杀虫;若患儿体质虚弱、虚多实少者,宜先补后攻,用肥儿丸以益气健脾,消食化积。

    伴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宽中理气;大便稀溏者,去芦荟之慢下,加扁豆以实脾。

    3.干疳证

    [证候] 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呈老人貌,皮肤干枯有皱纹,精神委靡,啼哭无力,无泪。或可见肢体浮肿,或见紫癜、鼻衄、齿衄等。舌淡或光红少津,脉弱。多见于本病之晚期。

    [治法] 补益气血,调和脾胃

    [方药] 八珍汤。主要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炙甘草。

    若见面白舌淡,大便稀溏者,属脾阳偏虚,去白芍,加炮姜、制附片温阳助运;若舌干苔红者,系胃阴不足,加乌梅、石斛合甘草酸甘化阴。

    4.兼证

    (1)眼疳证

    [证候]  二目干涩,畏光羞明,甚则眼珠混浊,白膜遮睛,夜晚视物不清。

    [治法] 养肝明目。

    [方药] 石斛夜光丸、羊肝丸。

    阴血亏虚者用羊肝丸养肝明目,肝火偏旺者用石斛夜光丸滋阴平肝明目。

    (2)心疳证

    [证候]  身有发热,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甚则糜腐堆积,秽臭难闻,五心烦热,小便黄赤。

    [治法] 清心泻火,佐以养阴。

    [方药] 泻心导赤汤。主要药物:黄连、生地黄、木通、灯心草、甘草。

    常加用党参、知母、麦冬清热养阴。

    (3)疳肿胀证

    [证候] 小便短少,全身或四肢目胞浮肿,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苔薄白。

    [治法] 温阳利水。

    [方药] 实脾饮。主要药物:附子、干姜、白术、茯苓、大腹皮、木瓜、厚朴、木香、草豆蔻、生姜、大枣、甘草。

    若水肿明显者,加泽泻、猪苓、桂枝以利水渗湿。

    经验方

    1.验方一

    [药物组成] 胡黄连粉、鸡内金粉,按1:3混合均匀。

    [功效] 消积化疳。

    [适应证] 适用于疳证纳差,性情急躁等胃强脾弱证。

    [用法用量] 每次1~2克,每日3次。

    2.验方二

    [药物组成] 鸡肝一具(或猪肝30克),苍术6克,煮汤,食肝喝汤。

    [功效] 消积化疳。

    [适应证] 适用于眼疳证。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连服两周。

    3.验方三

    [药物组成] 绿矾12克,鸡内金(焙干)6克,大枣(焙干去核)10枚,研细末,加入白糖100克。

    [功效] 消积化疳。

    [适应证] 适用于疳证伴有贫血黄肿者。

    [用法用量] 每次1.5~3克,每日3次。

    4.疳积饼

    [药物组成] 焦鸡内金15.6克,焦黑芝麻 15.6克。

    [功效] 消积化疳。

    [适应证] 适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

    [用法用量] 共为细末,制成饼状。婴幼儿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服。

    5.小儿健脾散

    [药物组成] 党参60克,神曲30克,胡黄连30克,炒鸡内金90克,三棱60克,莪术30克,青皮30克,使君子60克,牵牛子60克,枳壳60克,川厚朴30克,青蒿60克,苍术60克,槟榔60克,炒麦芽90克,大黄90克,草果60克,五灵脂60克。

    [功效] 消积杀虫,健脾益胃。

    [适应证] 适用于干疳证。

    [用法用量] 以上19味共轧细面,每 300克兑冰片1.5克,每包重0.6克。一周内小儿可每次服半包,每日两次;3周内小儿每服一包,每日两次;5岁以上之小儿可每服两包,每日两次。

    6.江育仁经验方——和脾片

    [药物组成] 苍术10克,薏苡仁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广陈皮3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胡黄连3克,车前子10克。

    [功效] 消积杀虫,健脾益胃。

    [适应证] 适用于疳气证。

    [用法用量] 片剂主要用于疳气症,汤剂可随证候加减。

    [临床应用] 脾虚重者加党参、白术;夜卧不安者加莲子、石决明;烦躁不宁者加胡黄连、灯心草;脘腹胀满者加枳壳、莱菔子;兼有虫积者加使君子、榧子。

    适宜技术

    1.针灸法

    (1)体针:主穴:太白、足三里、气海。配穴:中脘、脾俞、胃俞。每次取4~5穴,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一次。适用于疳气证。

    (2)点刺:取穴四缝,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穴位上快速点刺,挤压出黄色黏液或血数滴,隔日一次。用于疳积证。

    2.推拿法

    方法一:补脾土10分钟,揉中脘7分钟,按揉足三里、推六腑、揉鱼际各3分钟,逆运八卦、推三关各两分钟,掐足三里一分钟,补肾水、揉脐各5分钟。饮食伤脾加清补脾胃,清大肠,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揉中脘。体虚脾弱加补脾胃,揉中脘、脾俞、胃俞。对各种兼症,加重提捏按压相应节段、俞穴。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

    方法二: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推脾土,有健运脾胃的动能;运土入水,揉阴陵泉、足三里、胃俞、脾俞,推板门,揉腹摩脐,为消补兼施。

    3.割治法

    割治部位常取两手大鱼际中部。先局部消毒,持0.4厘米宽的平口手术刀切开割治部位长约0.5厘米、深约0.3厘米(顺着肌纤维方向),挤出赤豆大黄白色脂状物,迅速剪去,用消毒纱布盖上并包扎,5天后揭去纱布。该法有调和气血、促进脾胃运化等作用。

    4.敷贴法

    木香12克,陈皮12克,莱菔子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槟榔10克,姜黄3克,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调拌麻油或凡士林,外敷贴中脘穴。

    5.捏脊法

    常规捏脊,重提大椎、脾俞、胃俞。烦躁不安、眼眵增多者,重提肝俞、风府;口舌生疮,重提心俞;咳嗽气喘者,重提肺俞;五迟五软者,重提肾俞;背脊部有皮肤感染或出血者勿用此法。

    6.中成药

    疳积散:每次0.9克,每日两次,3岁以内小儿酌减。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