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烟台移动手机报》开通了“心理驿站”栏目,邀请烟台知名的心理专家倾听您的苦恼,您可以把烦心事发短信到1065800078427,我们将第一时间转达给心理专家,以匿名的方式给予刊登。以下是专家对部分手机报用户困惑的问题进行的解答。
▲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新生,由于一系列原因,我们班只有我自己住在二楼,我感觉特别孤单,现在的宿舍要求又很严,有很多要求我认为不合理,所以对宿舍的问题很苦恼,感觉心里不平衡,想和自己班的同学住一起,每天上课前,看到别的同学在一起她们是一个宿舍的,我就觉得好郁闷,感觉浑身沮丧,课也听不进去,心思无法关注到学习上,特别是早晨起来的时候感觉无助寂寞又孤独,想要逃离这里。学习压力又大,却学不进去,很郁闷,希望您能开导开导我 手机报解答:理解你的心情,每个人都希望有归宿感。但在你这里面好像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比如觉得要求严格,甚至还有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而归宿感对你的影响并不大。如果你现在要求调宿舍的话,大多数人觉得你适应不了严格的环境而要求调走的,想跟自己班的同学在一起反倒是借口了。不妨换一个角度,你先在现在的宿舍做好,然后,你再提出调宿舍,这时,你是真的想跟自己的同学在一起了,而不是适应不了现在宿舍的高要求了。不过,如果你时时表现出郁闷沮丧,即使你跟自己班的同学在一起,那又有多少人喜欢跟你在一起?你面对的困难也许比你的同学要多一些,你可以把力量用在烦恼上,也可以把力量用在为自己做一些事情上,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更相信你所经历的一切会为你的未来人生奠基。 ▲ 谢谢您相当有逻辑的解释与开导,其实您说的我都懂,我承认我现在是消极的,我害怕孤独,想念以前同学对我的好,就有点人不如故的感觉,调宿舍现在看来是概率为零的,我也担心自己太郁闷会让别人不耐烦或很反感,因为人们都喜欢快乐有感染力的人,可是我还是会莫名其妙的出神沮丧,我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存在问题的,请问我这是不是有心理不健康,我要如何让自己变的快乐有激情呢,不要像现在这样郁郁寡欢?
回答:很多人都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要想体验到快乐,方法很多,最重要的适合自己的感觉在一起,时时感觉自己当下的感觉,同时接受自己、爱自己、欣赏自己。当一个人学会爱自己的时候,内心就开始充实,世界就开始变得阳光了。
▲我妹妹现在是一名高三学生,最近她总是上课走神学不进去,她自己很着急看着同学们每天都在为高考冲刺自己却始终不能进入状态,甚至想休学,请问怎样才能让她缓解压力进入学习状态 手机报解答:你妹妹需要做一个心理辅导。根据经验,我猜测你妹妹追求完美,不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在自己没有把握做得完美的时候,不敢行动或者拒绝行动,不是把精力用在如何做的更好,而是把精力用在抗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没有精力学习了。
▲ 谢谢手机报的答复,请问象我妹妹这种情况应该咨询哪位心理咨询师,能帮忙推荐一下吗?谢谢!
回答:我可以帮你妹妹做心理辅导,只是这一类的辅导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最好有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人有真正的心理问题,只是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得到的引导太少,困在问题里,不知道如何面对了。就好像身体的问题一样,在最初感冒的时候,得不到正确的对待,也会死人的。
▲ 您好,刚才我可能没说清楚,我和他认识六年了,可能是因为我太爱他,他在在女人的事上伤害过我多次,最后一次是在去年,可是后来我又原谅了他,还和他结了婚,但没登记,只是办了酒席,我现在想通了,他这样的男人太危险了,他现在要提出来拿我的存款给他开汽车美容店,我不答应,他就有些生气,说我和他不是一条心,不是夫妻。其实这么多年都是我忍他,让他,现在我清醒了,想和他分手,可是他不愿意,还有点想威胁我。我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说服他!请求专家给予指点和帮助!我想让专家给予一对一的解释!
回答:在真正情感的关系中,没有原谅这件事, 原谅其实是一种僭越,说白了,当你原谅他的时候,剥夺了他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机会,让他学会不负责任的做事情,这不是爱,是打着爱的名义想凌驾于他之上。没有人不犯错误,做错了事情,敢于承担起责任,这本身就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让他可以与身边的人平等的生活在世界上。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同样的,你也是。你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选择走人,没有人会给你标准答案的,每个人的生活是自己的,自己选择自己面对自己负责,这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做法。
如果非要给你一个标准答案的话,那就放松下来,在想象中看着你的他,问问自己,是不是还愿意走近他?
如果愿意,那就提高自己,学会接纳他的这一些行为。
▲ 心理专家您好:我儿子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二年级,特别爱生气爱哭。今晚他画了个风,很有创意很有趣,我看后哈哈大笑,可我一看孩子生气了,快要哭了,我问怎么了他说你笑我,作业也不做了。这样的事几乎天天有,我经常说我不是在笑你我觉得很好我很高兴,可还是生气。我该怎么办? 回答:你的孩子从小跟你在一起吗?如果不是的话,你需要先爱他,多陪伴他,听他说话、陪伴他做事,我可要提醒你,不要时时的指手画脚啊。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之后,让他了解你接纳他,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然后,再实施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一直跟你在一起的话,那就要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批评太多了,欣赏太少了? 目前,还有一个心理流派,揭示了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孩子之前有过堕胎,后面的孩子也会没有安全感,会出现追求完美、爱哭闹的现象。 (问题解答专家:烟台华侨学校 任桂华老师)
(注:斜体字为上一期所咨询问题及手机报解答问题)
心理驿站(13):专家解答网民读者心理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