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品德障碍不是小事 家长要善于疏导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6-08-19 10:32:00
大众网烟台8月19日讯 (通讯员 丛冰 记者 姚辉) 在提倡给孩子爱、自由和尊重的今天,孩子们从小娇生惯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有些孩子甚至表现顽劣、不服从管理,做出一些令家长意外、令社会担忧的事情。那么,这样的孩子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品行障碍?将来又会不会变坏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燕花的说法。
刘燕花介绍,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期出现的持久性反社会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与正常儿童的调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为相比更为严重。”为了更直观通俗地表述,刘燕花进行了举例,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缠人,爱与父母对抗,喂养困难。上幼儿园时经常欺负班上的小朋友,抢人家的玩具。上学后听讲不认真,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捉弄同学,与老师同学关系不好,随便拿同学的东西,破坏学校的公物。说谎,有时偷父母的钱,不听管教,甚至打骂父母。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率已达1.45%至7.35%,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9:1,患病高峰年龄为13岁,且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那么,品行障碍都有哪些常见表现形式呢?刘燕花介绍,品行障碍主要有反社会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对立违抗性行为、合并问题等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为如多次在家中或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物;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经常说谎逃学,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不顾父母禁令常夜不归宿;参与社会不良团伙干坏事;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或公共财物;攻击他人或动物,伤害、殴打、威胁、恐吓他人,使用刀、枪、棍、棒、石块等硬物或器械造成他人躯体的伤害;虐待小动物或比他(她)小的儿童或残疾儿童;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性攻击,如咒骂、侮辱等;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偷窃、逃学;易暴怒,好发脾气;怨恨他人,常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破坏公共设施;拒绝、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地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与人争吵,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违反集体纪律不接受批评。
同时,品行障碍常合并多动症、情绪抑郁或焦虑、情绪不稳定;也可伴有发育障碍,如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差、阅读困难、运动不协调、智商偏低等;品行障碍患者多以自我为中心,好指责或支配别人,故意招人注意,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
“在正常发展过程中,反社会行为出现后会逐渐减弱,如大多数儿童从两岁开始出现打人的行为,但他们中的多数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约束自己的这种行为。而对于那些最具身体攻击性的儿童来说却不会有大的改变。”刘燕花告诉记者,品行障碍的病因不是孤立的,它涉及社会文化、道德教育、政治经济、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是众多错综复杂、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刘燕花说:“研究表明,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在个人史、分娩期、围产期或婴儿期都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围产期疾病或外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疾病。并且父母有反社会行为或犯罪记录者,其子女的行为也会带有明显的遗传性。”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期经常接触暴力或黄色媒体宣传,接受周围人的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伴有吸烟喝酒、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欺骗偷窃等行为,这些不良社会因素也是品行障碍产生的根源之一。
刘燕花强调,孩子存在品行障碍,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严重不和睦,缺乏爱和温暖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缺少监督或监督无效,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或不当,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物质依赖、精神发育迟滞等问题,也是孩子品行障碍产生的重要因素。
那孩子存在品行障碍,应该怎么办呢?“品行障碍除了可以药物辅助治疗外,家庭治疗也很关键。”刘燕花介绍,家庭治疗是将整个家庭视为一个功能系统,而不仅仅是将焦点集中在孩子身上。要通过各种方法改变家庭功能结构、家庭成员间关系的互动,以此来改变患儿不适当的交流方式。
“家庭治疗对父母教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家长们一方面要提高自身文化教育素养,给孩子建立一个温暖、充满爱心的家;另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气质特征,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患儿心情愉快,减少紧张焦虑。”刘燕花提醒家长,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纠正父母对子女不良行为所采用的严厉惩罚或熟视无睹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学会用讨论和协商的方式与子女进行交流,建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并要善于引导,避免孩子与不良的人或宣传品接触,让孩子学习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
刘燕花说:“孩子的品行障碍如果未得到有效改善,严重危害到自身、他人和社会时,应及时带其到专科医院咨询、就诊,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以防止孩子步入歧途,走向极端。”
责任编辑:曹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