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信用卡再加保险 首推“辨脸”发卡新体验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5-03-31 13:54:00
身份证被冒用,客户疾呼冤枉;
肉眼难识真伪,银行亦称无奈……
大众网烟台3月31日讯 近几年,冒用他人身份和证件办理银行开户的情况时有发生,手段和方式也是花样层出不穷。今年3.15央视也重点报道了使用他人身份证件开立银行账户的案例。此类情况给客户和银行都带来了极大困扰和损失。对客户来说,被冒名办理银行业务,尤其是信用卡业务,一方面可能对未来办理贷款等其他银行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面临着经济和自身信用的损失,被冒用办理的账户还可能涉及网络诈骗、洗钱、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案件。对银行来说,各行虽然严格规定必须使用本人证件办理开户等业务,但办理业务的证件持有人是否就是本人,以往只能由业务人员靠肉眼识别,其准确性往往难以保证。
这样一对难解的矛盾究竟该如何破解?
近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业务办理人与身份证件所属人一致性的难题,光大银行率先提出在“信用卡发卡领域引入人像识别技术”的设想。目前,该功能已经正式上线,在客户申请办理光大银行信用卡过程中,将在现有识别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人像照片自动比对功能,从而解决人、证一致性问题。
据了解,人像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复杂计算后自动判断两幅人像照片相似程度的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大数据综合应用的一种方式。该项技术具体包括图像采集、人脸检测、精确定位、数据标准化、人脸特征比对等步骤,其准确性和识别效率远远高于传统肉眼识别方式。
对此,记者走访了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并获悉,人像识别技术可作为信用卡申请流程中身份信息验证的辅助手段,业务人员将在客户申请信用卡时采集申请人的人像照片,之后由系统自动与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最终返回判定是否为本人。前期的测试数据表明,其比对准确率可达到95.7%。
同时,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突出创新驱动” 。金融科技创新意味着新产品、新用户、新渠道和高效率,会极大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记者了解到,在此项业务开发期间,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并未急于求成,仅卡中心内部就对人像识别控件的功能修改过四版,并先后经内部测试、试点分行营销人员体验等多次试运行,目前已趋于完善。随着功能的完善和逐步推广,该行可能成为首家在信用卡业务中应用此项技术的银行,而人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也将在维护客户利益、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办卡体验的同时,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防控风险的能力。
与此呼应,有金融领域权威人士对光大银行信用卡的此项创新技术表示赞许,该人士认为光大银行人像识别验证服务的正式上线,更进一步体现了银行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记者采访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光大银行人像识别技术的应用说明了这样的一个商业道理: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只有深刻理解并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建立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
据悉,光大银行对申请人人像识别的应用渠道包括PAD发卡渠道及网络渠道,待技术成熟后将会进一步推广。
责任编辑:曹昱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