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未真正钱荒 盘活存量将是重中之重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 2013-06-27 08:34:00
原标题 【盘活存量是金融领域紧迫任务】
记者 谭浩俊
此次中国出现的并不是真正的钱荒,而是一种假象,一种掩盖了经济金融本质矛盾的假象,一种半边是火焰、半边是海水的假象。就像央行公开表述的那样,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足,备付金也比较充裕。也就是说,问题不在量上,而在质上,不在市场流动性规模,而在资金分布结构。
中国经济之所以在经历了近5年的政策救治以后,仍然复苏乏力,正是因为前几年的货币政策出现偏差、信贷资金投放出现错位造成的。如果货币政策能够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信贷资金投放能够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投放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不是或紧或松、或左或右、或快或慢,尤其是不顾实体经济需要,将资金大量投向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企业。那么,中国经济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结局。
如果将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央行,就像有的专家所言,也是不公正、不客观、不实事求是的。因为,放贷的是各大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是各金融企业的鼠目寸光和利益至上使信贷资金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使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将金融上升到何种程度、何种高度,金融都只能反作用于经济,都应当以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而不能凌驾于经济之上。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国的金融,早已异化成经济的主宰,异化成可以随时置经济于死地的工具。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从毫无障碍的直线运行变成了不知设置了多少障碍的曲线运行。大量投放给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企业的资金,要么沉淀于政府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商品房等,要么进入了地下金融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债券市场等,特别是大型企业以低利率获利的银行信贷资金,很多又以信托等名义进入了房地产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有的则直接进入了地下金融。
如此,巨额存量货币还怎么能够有效流动,还怎么可能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支持和支撑呢?盘活存量,又怎么可能不成为当下中国金融最核心、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呢?
据悉,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银监会负责联系各大金融机构,上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工作方案与工作措施。这也意味着,盘活存量已不再是笼统的工作要求,而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而且可以肯定,国务院所要求的“盘活存量”工作方案,重点一定是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如何向实体经济倾斜。
而一旦存量盘活了,在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足的情况下,“钱荒”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根本不需要通过放松放宽政策来解决。如果实体经济得到了信贷资金的强力支持,那么,经济复苏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需要继续保持克制和冷静的是,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仍有可能难以令人满意。但是,中国政府以强硬手段根治金融顽疾的行为,应当得到肯定和支持,应当对中国经济复苏充满希望和信心。
责任编辑:许堂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