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 财经要闻

手机靠近银行卡,小心信息全扫光!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   2013-06-03 14:14:00   作者:

原标题手机靠近银行卡,小心信息全扫光!

记者 晓诗

    手机可以用来做窃取银行卡信息的新工具!据英媒报道,只要将手机在不远处轻轻一扫,就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对银行卡基本信息的读取。读取后的信息可以用在网络购物上,还可以用来回答银行所设的安全问题。

  据统计,英国近3000万个非接触式银行卡面临信息被盗的危险。

  一天最多“偷”100英镑

  5年来,非接触式银行卡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流行。

  由于刷卡时不需要和刷卡机具直接接触,只需要在一个电子读卡器上扫描卡片,就可以完成支付,从而大大缩短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交易时间。

  不过,随着科技发展,这种卡片逐渐暴露出技术漏洞,让用户成为窃贼和骗子的“待宰羔羊”。

  不少射频卡用户为方便起见,小额付款通常不设密码。通常,用户用该卡一次性支付20英镑或以下的货款,就不需要输入密码。

  然而,这种方便和快捷也让小偷们钻了空子,他们可以很容易地窃取到卡片上的数据,消费完成后再修改购物记录,而这个过程持卡人根本不知道。

  不过,目前,这种新科技对小偷和骗子来说不太稳定。他们只能在一张卡片上最高消费100英镑,因为银行规定,一天消费5次以上需要输入密码。

  30英镑上网买窃取软件

  英国媒体邀请安全专家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让记者亲自见证一个触屏手机窃取卡片信息的全过程。相关软件可以从网上很容易买到,只需要30英镑,自己稍加改良就可以应用。

  在模拟实验中,只要简单地将手机接近钱包,记者就可以在两秒钟内下载卡片信息。这表明窃贼完全可以利用人多的场合,与持卡者擦身而过偷取卡片信息,而这丝毫不会引起持卡者的注意。直到他们查阅自己的银行账单,或者收到银行方面的书面声明时,才会发现账户的问题。

  让人头疼的是,窃取的账户信息还可用在网购上。在亚马逊网站上,窃贼不需要输入安全密码就可以买到大部分的商品。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专家马丁·艾玛斯说:“我们能够用手机读取持卡者的姓名、16位卡号、卡片有效期等。有时,我们还能查到近10次的交易记录,而这经常是银行的安全问题。”

  艾玛斯补充说,大概有3000万张银行卡存在被手机窃取信息的风险。他说:“我们的调查显示,非接触式银行卡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我们希望银行能在窃贼大规模行盗之前,修复这些缺陷。”

  剑桥大学安全工程教授罗斯·安德森也担心非接触式系统会给窃贼带来福利。他说:“用改良过的手机,银行账户信息能够在几秒钟内就被他人窃取,小偷完全可以用这些信息应付银行的安全提问。”

  刷卡要有更安全措施

  据了解,英国主要的非接触式银行卡由巴莱克银行发行,大概有1930万用户。

  英国巴克莱银行去年4月开始发售“更安全”新卡。不过,巴克莱银行只对破损卡或到期卡补换新卡,但并不能防止被手机窃取信息的风险。

  对于银行卡被窃取的风险,巴莱克银行说,持卡人的姓名是能够从芯片上获得的唯一信息,也认为刷卡时要有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

  目前许多银行准备发行集成的RFID芯片借记卡和信用卡,代替非接触式IC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许堂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