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公积金损害社会公平政府正在缩小差距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 2013-05-29 14:36:00
原标题 【谨防公积金损害社会公平】
媒体近日曝光了吉林烟草公司部分员工的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入账额,其中高管高达1.8万元,引起广泛关注。除了关心1.8万元的住房公积金月缴额是否涉嫌违规,更多的人在追问:这种现象是否在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企业在合理范围内为员工提高住房公积金缴纳额度无可厚非,但屡屡出现的万元缴纳额度还是引起了人们的疑虑。从2006年山东网通为职工月缴6389元住房公积金到今年4月兰州石化的12万元年度住房公积金事件,再到如今吉林烟草公司万元公积金事件,高额公积金与高收入行业如影随形。
国家制定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买房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但部分高收入企业无视国家规定,以为职工发放高额补贴的方式套取住房公积金,使住房公积金制度背离了初衷。
应当说,收入差距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政府正在想方设法缩小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企业违规利用住房公积金制度抬高职工收入,必然进一步扩大社会收入差距,阻滞政府为缩小收入差距付出的努力。
遗憾的是,在几件影响广泛的住房公积金事件中,人们都没有看到事发地方或相关管理部门的尽职表现,最多也只是事后“纠正”而已。如此履职,岂能管好广受关注的住房公积金?
国务院5月24日出台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尽快制定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人们期待相关方案和细则尽早出台,更希望对于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严格追责,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许堂
责任编辑:许堂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