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参照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2008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三周年。据央行数据,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8万亿美元,7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6.8271元人民币。以此计算,3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1%。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出口企业困境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因此有人谴责央行的疾速加息政策将企业推入了困境。
央行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上确实存在失误,但并不是因为允许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而是汇率机制调整滞后,在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背景下实行信货紧缩政策,使企业不堪重负。早在2003年前后,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当时有学者提出应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当时考虑到SARS后可能出现的经济紧缩现象,出于拉动经济增长的考虑,有关方面迟迟没有实施升值的方案。
人民币维持僵硬的汇率机制,汇率该调不调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压低资源要素价格、实行普遍的出口退税补贴,使高耗能、附加值低的产品与企业拥有一席之地,企业在错误的激励机制下盲目发展,形成了自我强化的产业链条,我国的制造业、就业都被捆绑在低端出口上,许多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人民币汇率僵化的另一个后果是,出口企业创造的外汇越多,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大,形成单边升值预期,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热钱,导致经济与货币风险被人为放大。
人民币大幅升值是压力之下的产物,也就是说,不管央行主观意愿如何,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货币市场的态势,倒逼人民币快速升值,人民币汇率的主动权并不在中国央行手中。随着次贷危机爆发、深化,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暴露于国际货币的强大火力之下,虽然国内仍有很多学者反对升值,但美元的贬值意味着人民币只能大幅升值。
有一组数据可以印证人民币汇率的被动升值性质。在汇改之后的三年当中,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分别为1.6%、5.4%和10.8%,同期美元指数的贬值幅度分别为3.37%、6.57%和10.2%,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几乎对等,可见人民币升值紧随美元之后。另一组例证是,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但实际汇率保持稳定,对一揽子货币中的英镑、澳元等依然保持稳定。这说明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贬值,人民币除对美元外,对其他主要货币稳定,升值的速度与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持平。
结论很清楚,本轮全球主要货币汇率上升,主要是因为美元贬值,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为美国次贷损失买单。9·11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已通过货币升值的方式买过一次单,现在是第二次。人民币升值是国际压力的产物,中国不能独自顶住压力决不升值,但央行的失误在于,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同时又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使企业承担不可承受之重,造成沿海地区制造企业的普遍困境。
中国出口主导的制造企业的利润都在6%以下,正是人民币半年升值的水平,仅人民币升值一项就吞噬了出口企业所有的利润。央行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匮乏,迫使企业到民间信贷市场寻求高息借款,相当于向企业征收一笔月息5分左右的高额信贷税。
回顾人民币汇率升值之途,有双重过失:一是升值滞后造成错误的激励,使企业缺乏创新减耗动力;二是升值与紧缩狂飙突进,有不顾现实承受力盲动之嫌,造成无论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挣扎在停产边缘。可见,在汇率改革方面,我们应该防止滞后与激进两种倾向。 叶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