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时点是否选定7·15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时间上不能确定,但央行肯定会慢慢地加息,加息是大势所趋
“其实早就该加息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易宪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他指出,虽然尚无央行将于近期加息的准确消息,但加息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昨日,“央行已提交将于7月15日加息报告”的消息在市场流传。受此传闻刺激,沪深股市出现大幅下跌,上证综指下跌84.23点,深证成指下跌201.75点。易宪容博士指出,许多经济增长速度比我们慢的国家都已经多次加息,比如说美国,现在已经连续17次加息了,而我国从去年开始只是加了一次半,即一次存贷款加息和一次贷款加息。我国近期经济过热的势头引人瞩目,如果央行不加息,将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易宪容肯定地表示,虽然时间上不能确定,但央行肯定会慢慢地加息,加息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认为,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加息的国家并不是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可以说,几乎全球都在加息。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等,今年早些时候就已加息,连近年来一直实行“零利率”的日本,今日也可能宣布加息,可以说,目前全球进入了加息高潮。
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也表明了加息的必要性。有关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迅速, GDP增长达10%。6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到145亿美元,再创年内新高;与此同时,1-6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4.9%。而有预测说,今年我国贸易顺差将可能达到1600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外汇占款增长的压力继续加大,流动性过剩将继续存在。6月份,M2、M1分别增长18.4%、13.9%,新增信贷3600亿元,比上月略有好转,但仍处高位,信贷增速依然发出危险信号。
“半年度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和生产资料价格都增长迅速,生产成本压力开始增加,GDP增长有过热的迹象,因此,此时加息,对调控我国经济增长过速应该是比较及时的。”浦东发展银行的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在宏观经济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重点。
他指出,货币政策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利率、中央银行再贷款与指导性信贷计划等,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
这位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偏快、储蓄率偏高、固定投资增长偏高、外贸顺差太大、投资与出口占据GDP的主要部分。国内经济的过热来源于充裕流动性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部需求,充裕的流动性则来源于经常项目下顺差被动冲销的货币投放;外部需求则与顺差相对应,来源于国际产业分工、出口导向战略与综合比较优势。这都需要通过加息来进行宏观调控。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快、信贷发放过快、外贸领域摩擦不断。”他透露,2006年一季度,我国GDP不变价同比增长速度为10.3%,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7.9%。因此,他认为增长得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