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松绑" 银行放贷仍"挑肥拣瘦"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 2013-08-16 16:28:00
原标题:钱荒日盛,银行放贷“挑肥拣瘦”
在烟台银企推介会上,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分行与青荣铁路集团签署了贷款合同书(资料片)
本报8月15日(记者 姜宁) 距央行7月20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时间。近日,记者走访烟台多家商业银行发现,由于钱荒日盛,银行继续收紧信贷规模,相比新政实行前,贷款利率不但没降下来,企业反而更难贷到款。
“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一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还是6%,但相比一个月前,企业拿到贷款的难度要更大一些。”15日,在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负责贷款发放的个人金融部李经理依然非常忙碌,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钱荒”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没有足够的存款支撑,银行的信贷规模也受到了限制。
据了解,目前一些商业银行的贷存比已经基本接近70%这一红线,这意味着,在不增加存款的情况下,虽然第3季度还没过完,银行的信贷规模就已经不多了。“所谓70%的贷存比上限,就是指,商业银行如果吸收了100万元的存款,那贷款上限最多可以放出70万元。”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许多市政工程的动工,再加上贷款新政的出台,银行中贷款者的身影越来越多。一时间,信贷规模本来就紧张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银行当然要考虑效益,考虑往那种赚钱多的项目放贷了,所以很多中小企业借贷的时候会比以往更难。”李经理说。
“一个月前,烟台市一般的中小企业用12%的贷款利率一般能贷出钱,可现在,银行收紧信贷规模,这些企业更难贷出钱。”另外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负责人说。
“这俩月还能满足支行20%的贷款额度需求,到了第4季度,可就基本没有贷款额度了。”一位业内人士口透露,受钱荒影响,今年年底的贷款规模会更加紧张。
延伸阅读
为求利益最大化,银行贷款出新招 贷款人要想拿到贷款,得再买一份保险或理财产品
本报记者 姜宁
据了解,多家银行为了让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贷款额度发挥最大的作用,会要求贷款方买一份该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
以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最近推出了一款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虽然贷款利率要比基准利率贵了一倍不止,但是算算仍要比在黑市贷款或者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便宜不少,不过作为附加条款,必须购买这家银行下设的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为期一年。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上市公司常常发布公告,决定拿出几千万元或者更多的闲钱来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其实也是为了“报答”银行的“贷款之恩”。
“其实,银行和企业都很无奈。银行现在都是企业化管理,以盈利为第一目的,加上今年的经济形势不景气,出现这种搭售的情况很正常,也属于一种‘额外收入’;而企业为了得到贷款,也就不得不为此买单。”业内人士说,现在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在一个区域每周的贷款投放额度只有几百万元,能拿到这笔有限贷款的企业恐怕只有欢乐的份儿,哪还敢抱怨。
责任编辑:许堂
更多新闻
- 国际黄金珠宝首饰展销会 28日在招远开幕
- 洋奶刚吃罚单 国产液态奶吹起“涨价风”
-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烟台位列22 居山东第二
- 贷款利率"松绑" 银行放贷仍"挑肥拣瘦"
- 烟台市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延长产业链条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