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消费贷违规入楼市仍未绝迹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   2017-12-05 11:09:00   作者:

    原标题:首付贷“强监管”3个月:消费贷违规入楼市仍未绝迹

    涉房贷款再调查

  某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员表示,贷款公司以及银行均面临贷款总量指标和收益率指标年度考核,而消费贷、信用贷利率相对较高,对于银行的综合贡献度比按揭贷款要高。

  今年9月初,本报关于《京城楼市首付贷卷土重来》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关部门更是“强监管”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等违规现象。

  时隔3个月,《证券日报》记者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尽管京城银行对各类消费贷的审批和监管越来越严格,但仍有个别银行和担保融资公司铤而走险,向购房者推销用途违规的消费贷、信用贷,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仍未绝迹。

  强监管三个月

  “3·17”最严房贷政策实施以来,购房人首付比例有所提高,部分购房者则通过申请“消费贷”来补充首付款或购房款。但是,用消费贷买房实际是一种违规行为。各家银行的消费贷、信用贷合同都根据监管部门有关规定做出表述——“不得用于投资股票、期货、债券、房地产等国家监管部门禁止银行贷款进入的领域,且不用于注册企业和投资入股等股本权益性投资”。

  今年9月初,《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地区,有房产中介违规协助提供首付贷。为了掩人耳目,还引入了合作的担保公司,并假借“信用贷”、“消费贷”之名继续活跃在二手房交易市场。

  9月5日,北京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的《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9月8日,北京市住房建设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对近三个月本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开展自查。自查内容包括: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作为购房首付款的行为;协助、教唆购房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购房资格或购房贷款等六种违规行为。银监会9月29日在银行业运行及监管情况召开的通报会也表示,将严查消费贷款的资金,严厉打击首付贷。

  此后,广东、江苏、重庆、江苏、江西等地陆续发布有关消费贷政策,严查“消费贷”、“经营贷”、“信用贷”以及大额信用卡套现等,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据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反映,他们也陆续接到金融风险提示,要求加强个贷管理,谨慎发放个人消费贷款。

  部分银行审贷仍有漏洞

  尽管监管保持力度,但仍有部分银行新增信用贷款消费凭证如发票、合同等提交审核时存有漏洞。

  以某股份制银行的一款信用贷产品为例,该行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款产品主要面向有半年同一公司连续社保记录的在职员工,每年可反复申请,每笔最高额度为30万元,按月计息,每月等额本息还款,提前还款不收取手续费。

  上述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贷款人只需把放款后3个月内的发票等消费凭证拍照上传到银行某平台即可,而对于发票的金额不做要求。按照该行工作人员的说明:“客户贷款30万元,3个月内并不一定全部用完,所以提交的发票金额有多少并不强制要求。同时,放款3个月后的消费凭证等目前银行并未要求提交。”

  而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用贷产品要求则更为宽松,本报记者拨打该行客服电话获悉,这款信用贷原来月息为1.25%,近日下调为月息1.1%,申请成功后2天-3天即可到账,每月等额本息还款,能证明贷款用途的发票合同等并不需要提交。据客服人员介绍,贷款人可以将发票合同等留存备用,需要的时候拿给银行的客户经理看一下即可,并不需要上交银行。当本报记者询问贷款可否用于买房时,工作人员仅表示,“你不要告诉我贷款用途”。

  担保公司放贷冲业绩

  临近年末,各类商家的推荐电话又多了起来,其中不乏担保融资公司的“业务”推销。

  近日,某担保融资公司的业务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可以向资金不够的购房人提供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型贷款服务。同时,年末各类贷款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有的是月息变低,有的是手续费打折。”以某款信用贷款产品为例,业务员介绍称,“这款贷款产品原来的月息为0.75%,不需要抵押物,每人每笔最高可贷30万元,贷款年限不超过3年,每月等额本息还款。而进入12月份,这款产品的月息降为0.725%,并且还可以选择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同时,在手续费方面,也由贷款金额的2%降为1.5%。”

  据业务员介绍,临近年末,贷款公司以及银行在信贷额度方面都有指标需要完成,同时贷款收益率也面临考核压力,而消费贷、信用贷的利率对于银行的综合贡献度往往比住房按揭贷款要高很多,所以银行会接一些“团购”订单,而这些“团购”订单多来自于担保融资公司,个人去银行是申请不到的。

  当《证券日报》记者询问,“近期监管力度很大,这类贷款用于买房会不会有风险?”时,上述业务员表示:“贷款的去向问题,银行监控起来有一定难度,买房人可以通过放款后提现切段资金流向痕迹等手段来规避。”该人士还强调,“近期从我们公司贷款的客户,没有一笔贷款被追回或者影响按揭贷款的,如果出了问题,我公司退还手续费。”

  另一家自称是某银行下属贷款机构的客服人员通过电话方式向《证券日报》记者“推销”其贷款产品。据了解,该公司主要和某股份制银行合作,同时也可以由客户挑选贷款银行。目前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抵押消费贷、经营贷等贷款业务。据客服介绍,申请信用贷,优质客户最高每笔可贷50万元,一般可批30万元,贷款利率由原来的7%降为6%;抵押消费贷贷款额上限为100万元,最长贷款年限为10年,贷款利率最低可获批基准利率上浮10%。同时,如果借款人此前三年内曾经全款购房,目前还可以做补按揭,贷款利率最低可获批基准利率。

 

 

 

初审编辑:张雪松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