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香胶东大糖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孙毅/文 王金志/图 2014-07-17 11:21:00
熬好的糖浆
炒好的糖泥
抻糖是关键步骤

制作中的胶东大糖
馈赠佳品胶东大糖
时光熬出来的制糖绝技
据《招远县志》记载,在水盘这片土地上,胶东大糖已经存在了近200年。最初,招远人民用大麦、黄米为原料做糖稀,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小麦和玉米为原料。在制作糖稀的过程中,勤劳智慧的辛庄镇水盘村人民研发了制作胶东大糖的技艺,将这一美味奉献给劳动人民。
说到这里,胶东大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清末时期,水盘村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刘老汉,平常最爱帮助他人。有一天,老汉经过田地边,偶然发现一名晕倒的路人。老汉将路人带回家,并请来郎中为路人诊治。老汉的善良感动了路人,为报答老汉,路人将自己的制糖技艺传授给了老汉和他的三个儿子。胶东大糖就这样一代代绵延下来。
传说的真实性已不可考,但胶东大糖却在传说的浸润中传承至今。早期大糖作坊主要分布在辛庄镇和张星镇各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鼎盛。那时候,几乎家家有作坊,户户闻糖香。据刘耀进回忆,在80年代工人月工资仅几元钱的时候,水盘村靠制作大糖1年就会产生一个万元户,大糖让村民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
进入90年代,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胶东大糖的发展进入了一段很长的沉默期,地域也回缩到水盘村。在这个小村子,制作大糖的技艺不但没有失传,反而坚定地传承下来。
直到今天,胶东大糖已经成为该村光闪闪的名片。这个900人不到的小村落,40岁以上的男丁有80%会制作胶东大糖。平均到每家每户,每个家庭中至少有一名男丁会制糖技艺。可以说,胶东大糖已经深深扎根到该村每家每户。据刘耀进介绍,该村的男孩子会读书就要学做大糖,他们可以不从事这个工作,但一定要学会这项技艺,并且要代代传承下去。
“因为这是我们的宝,不能丢。”
胶东大糖的确是宝。大糖不仅好吃,更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责任编辑:孙毅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