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音乐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蓬莱市

蓬莱传承古城文脉"文化力"成为发展新引擎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王郝

2011-11-22 09:08: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大众网烟台11月22日讯 (通讯员 绍贤 高林 功信 崇本 记者 姚人琦) 日前,蓬莱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全面启动;不仅如此,今年3月,蓬莱自编自拍的《我们村的指导员》成为今年全国首批推荐公映的影片之一,《金色庄园》、《浪漫之恋》、《戚继光》三部影片陆续筹拍;5月,蓬莱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8月,“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吸引10余国家近万名青少年参与……

    今年来,一组组文化领域的镜头格外耀眼夺目,为蓬莱文化建设新发展添上了生动注脚。对此,蓬莱市委书记张代令说:“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加强文化建设,用‘文化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蓬莱越来越清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蓬莱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为目标,力促独有的文化资源向特有的发展优势转化,通过传承历史古城文脉,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实施文化惠民等,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力”,以“文化力”引领蓬莱新跨越。

    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蓬莱,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该市充分挖掘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实现文化资源持续发展。以“一府三城”为框架,对登州府城、蓬莱水城、蓬莱阁、田横山周边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对区内建筑高度、造型和色彩等严格控制,保持古城区风貌统一。对戚继光故里、西关、万寿3处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修缮,集中展示古城积淀,反映古城岁月。同时,加强文化古迹保护,建立市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集中保护重点文物,着力抓好“海上丝绸之路”、“渔灯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提升蓬莱文化对外影响力。目前,已投入10多亿元修缮文化遗存40余处;在保护中开发,蓬莱全力打造文化新区,启动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建设集文化创意、高校科研、岛屿休闲、高端商务和市民文化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新区,涵盖动漫产业园、科技研发中心、游艇俱乐部、海洋文化公园、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着力打造蓝色经济的新空间、文化产业的新海岸和世界一流的城市新组团。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才能产生传承文明、促进发展的文化内驱力。蓬莱充分发掘特有文化资源,着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影视动漫、体育健身、康复疗养等产业,集聚做强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精心打造历史文化游、葡萄酒文化游、海洋文化游三条特色文化旅游路线,重点推进海洋王国、旅游休闲中心及6个特色高档酒庄等一批“亿元级”项目建设;会展博览业着力办好“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节、国际葡萄酒博览会、“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等高端活动,抓紧推进昌升商贸物流、博展商贸城、国际会议中心及星级酒店等建设,把蓬莱打造成胶东半岛最具吸引力会展城市;影视动漫业围绕戚继光、八仙过海传说、海市蜃楼等题材,引入大型影视制作团队,建设现代化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在已完成《外姓兄弟》等5部影视剧制作的基础上,推进《八仙传说》等4部影视剧创作;体育健身和康复疗养业重点推进世嘉游艇与游乐场、网球中心、太阳岛俱乐部、蓝色健康产业城等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百亿元。此外,该市还将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文化企业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加快打造一批骨干企业。

    让文化资源在社会合理流动,使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蓬莱坚持“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阵地建设上,建成海滨文化广场、黄海绿洲广场、三仙山大剧院等一批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完成各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村级文化大院512个,“农家书屋”464处;在强化文化人才力量上,每年定期组织专业人员下乡辅导,指导成立艺术团体35支,广场表演健身队54个,农村文体健身队伍188支,民间艺术协会20个,培养基层文化人才4700多人;在组织文化活动上,结合群众文化需求,每年定期举办“仙境秧歌大赛”、“百日仙境之夏”、“红歌大家唱”等大型文化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书画摄影展、少儿才艺展示、庄户剧团大赛等活动。目前,全市年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90多场次,基层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参与人数30多万人次。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成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