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校园

南仁东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8-11-15 10:26:00   作者:

  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向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这是给予南仁东先生最准确的评价。用23年的时间,去践行自己的一个想法,并使之成为天文探测项目中的一颗明珠。这份魄力,这份毅力,这份勇气。敢问世间,何人能及?

  千古英雄皆寂寞,南仁东,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所忍受的寂寞,让一个时代的英雄自愧不如,25年前,我们的国家,虽然改革开放有些年了,但就,并没有改变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历史问题。尤其在高精尖的科学领域,我们国家,仍是一片空白。面对国际同行们的嘲笑与冷眼。南仁东,决心为国争光,在天文探测领域,超越国际同行。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

  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南仁东决心为中国打造自己的,大球面射电望远镜。为中国的天文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南仁东先生的想法亦是惊世骇俗的。他提出利用我国特有的喀斯特地貌洼地做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为此,他忍受了整整十二年的寂寞煎熬。为了给500米直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选址,他带着300多幅的卫星遥感图,走进了贵州的大山里,他这一走,就是整整十二年,他用他的双脚,跋涉在祖国西南的大山里。他用着双脚,走过了西南大山的,每一座山峰,每一座山谷。对比了一千多个洼地。才最终,为FAST选定了台址,毫不含糊的说,南仁东走过的路程。更甚于当年的25000里长征,他,走过了我们这一辈人最长的长征路。是当代,对革命先烈长征精神的延续。

  12年的时间,一千多个洼地,这是南仁东,一个人的寂寞。同时,这也是全体科研人员的寂寞。他代表了全体中国科研人,他是中国科研的的缩影。

  梦想还没实现,寂寞还在延续。虽然,台址已经选定。但是,那也不过只是困难的开端。建设一个500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国际上完全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面临着诸多的技术困难,这一切,都在等待着南仁东去克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困难,南仁东并没有放弃,他带领着,建设团队,千里迢迢,来到了贵州的大山里,来,到了这个一是隔绝的地方。在这里,他们排除了艰险万难,一步步攻克了世界级的工程难题,最终,更是完成了毫米级精度的悬塔安装。这是他们整个团队的寂寞。五年,这个团队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整整忍受了五年的寂寞,才造出了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听过一句这样的话语,科研工作者,要坐得住冷板凳,这冷板凳就是寂寞。几十年寂寞,几十年的含辛茹苦。这非凡的魄力,非凡的毅力,非凡的勇气,怎能不叫人钦佩,怎能不叫人敬畏。

  南仁东,时代的楷模。寂寞在他心里不曾留下痕迹,国家,民族,才是他永远的追求。此致敬礼,只为我们永远的南仁东。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我要提供新闻线索(一旦采用,奖励最少20元话费,所有内容均为您保密)
手机: (填写手机号码)
姓名:(请填写真实姓名,网站会做保密处理)
所在地区:
内容: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