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首页焦点图 > 资讯

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日 五百名居民疏散演练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2-08-15 16:57: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工作人员向行人介绍防空防灾知识

  人防办广场开展防空防灾知识宣传
  
  与此同时,烟台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在文化中心广场开展防空防灾知识宣传。“防空防灾警报分预告警报、空袭警报、灾情警报和解除警报四种。预告警报意味着要实施防护或紧急疏散,空袭警报意味着要就近就地隐蔽,灾情警报意味着要放弃财物尽快疏散,解除警报意味着迅速消除灾害后果,恢复生产生活。”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向询问的市民解答。“那我怎么判断是什么警报?”市民隋先生好奇地问。“您看宣传单,预告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灾情警报……”
  
  在文化中心广场,记者随机采访了过往行人。几乎所有人都表示知道每年的8月15日是烟台拉响防空防灾警报的日子,但警报的分类、如何判断、当灾害真的发生时该怎么办他们却显得很困惑。“我知道防空警报试鸣日,但是我分不清是什么警报。当灾害发生时我能想到的第一个躲避场所是小区的地下停车场,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就不知道了。”家住海港小区的隋先生说。家住东风里小区的冯女士表示,在小区内,如果发生灾害,我知道往哪躲。可是如果我在逛街时遇到危险,我该往哪躲呢?所以防灾宣传的方式应当更灵活,室外的防灾避难所标志应当更明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市民关注防空防灾意识普遍提高,提的问题也比较专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增强。
  
  烟台市人防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烟台市人防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已在主城六区建设了市体育公园、滨海广场、南山公园广场等30处应急避避难安置示范场所。此外,主城六区已明确近百余个人防工程避难场所。烟台各县市区的楼宇都有人防警示牌,并设有指挥长,以便在灾情发生时能组织人员及时疏散,每年还会有疏散演练。“十一五”人防会议上,烟台市被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城市”。
  
  烟台市人民防空执法监察大队大队长张国庆表示,新时期防空防灾的重点在“人防进社区”和普及人防观念。人防进社区要求社区分片、分区逐年演练,户外建立人民防空基地,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空防灾体系。“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百姓的防空防灾意识有些淡薄,要加强百姓居安思危的意识。”
  
  相关链接:
  
  警报信号的分类
  
  据了解,警报信号共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灾情警报、和解除警报四种。市民听到警报信号时,要仔细辨别警报的信号种类。根据信号的不同,市民应该作出不同的反应: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时间三分钟,主要是城市有遭空袭迹象时的早期预报,提示人们要实施防护或紧急疏散;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时间三分钟,告知空袭马上就要到来,要立即就近、就地实施防护;灾情警报,鸣15秒停10秒,再鸣5秒停10秒,反复三遍,时间为两分钟,通报有重大灾情发生,要立即实施应急救援和采取防护措施;解除警报,长鸣三分钟,表示空袭解除,可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达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