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烟台4月11日讯 (通讯员 来轩 记者 王瑜) 在烟台BBS里看了推荐贴子,星期六早晨迎着朝阳开车到近郊碧绿的田野里采采野花,或者在柳树成荫的水库边钓鱼;中午到村里吃一顿地地道道的乡间农家菜,甚至是烤全羊;午饭后车子开到大棚边,亲手摘一篮有机草莓带回家;晚上宿在有矮矮篱笆的农家旅馆听着夜虫呢喃,或者在春之暮野中归家,煎一盘亲手钓上的鱼,吃草莓。这种闲适而慢节奏的田园生活,是目前很受欢迎的休闲方式。
时尚的现代农业,也开始注重利用特色产品,开展多种业态的综合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形成了城市与近郊之间良性互动的产业链。
姜永良,一位原来大型公司的技术人员,现在是莱山街道姜家台村的“草莓王”,小有名气的“潮人”,正走在这条探索通过现代农业发展路上。
起点:城里的“技术员”变身乡下的“草莓王”
2002年,老姜不顾妻子的反对,辞掉让村里人羡慕的城里人工作,承包村里撂荒的四个大棚,种上了草莓。通过刻苦的学习和研究,老姜在掌握草莓种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少打药、不打药的种植技术。2010年,一批32人的台湾旅游团队来他的草莓大棚进行采摘。由于这个旅游团队基本都是小孩子,领队老师在采摘之前,用随身携带的专业检测仪器对草莓进行了技术检测,结果老姜的草莓各方面指标都合格,台湾游客在大快朵颐的同时,纷纷表示要把老姜的草莓大棚推荐给他们的朋友。草莓的销路,也从自己摆摊、到果贩上门收购,发展到老顾客电话预定后驱车上门购买。在老姜的带头示范和现场技术指导下,周边的草莓大棚已经发展到20多个,在周边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草莓王”。
发展:“草莓王”带动多种业态的综合服务
随着城里游客的逐渐增多,各种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几个城里的女游客带着孩子过来采摘草莓,快到中午时,这些妈妈们说,孩子们都累了,如果附近有个吃饭休息的地儿,那就方便多了。”
善于捕捉信息的老姜,找到了表弟老谭,商量起了草莓采摘与农家饭庄“联姻”发展的路子。道理明摆着,农村远离闹区,拥有清新的空气,满地新鲜蔬菜、野菜和家禽,摘完草莓,吃完无公害纯天然的农家饭,游客们可以去水库钓鱼,也可以在农村土炕上打牌,或到地里看看农民伯伯怎么种菜管理土地。夏天可以在大院子里、池塘边烧烤,对这些乡下人习以为常,对城市人来说可是难得的好去处。2011年,老谭的双平庄园开业了。菜都是自己播种自己管理,家禽是自己饲养,做菜用的油是纯正花生油,厨房可以随时观看,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特色--烤全羊。如今,这儿成了城里人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休闲好去处。
前景:网络营销下的多业态良性互动
近来,老姜和老谭买回了电脑,装上了宽带,学会了在网上发贴子,现场营销变为网络营销,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草莓的现场采摘和双平庄园的特色农家菜,使这个休闲的好去处被更多市民所知晓。老姜高兴地说:“科技发达了就是好啊,俺们不用出门儿,鼠标轻轻一点,大家就都知道俺们这地儿了。”
谈到今后,老姜勾划了自己的蓝图:“现在四个大棚的运转已经非常顺利了。今后我想扩大到10个,在这块儿形成一个草莓基地。俺也给草莓注册一个商标,打出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俺老姜草莓。那时候,可以雇佣四邻八村的闲散劳动力来管理,既解决了俺这儿人手不够的问题,又能解决乡亲们的就业问题。”
另外,他还和老谭商量,他们这儿吃饭、采摘、游玩的地儿都有了,但没有休息场地。将来,他们还想建旅馆、配露营帐蓬,游客们白天采摘、垂钓,晚上可以开篝火晚会、露营,真正实现吃喝玩乐住的一条龙服务。“到那时候,俺也做个机器种地、电脑管理、开小轿车的时尚农民。我对国家政策有信心,对自己的发展有信心。”从老姜兴奋而坚定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