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历来是车市的淡季,一些品牌已在烟台打响价格战,部分合资品牌甚至出现了比较大的优惠。记者3日走访发现,往年在与合资品牌的价格大战中表现积极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今年没有表现出巨大的降价热情。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自主品牌的降价空间已经不大。
3日,记者走访了机场路和幸福南路汽车城中的多家品牌汽车4S店。在多数4S店中,都只有寥寥几位市民,而且多数市民都只是简单地询问几句,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购车意愿。一家上汽旗下合资品牌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可能是由于今天早上的一场雨,前来看车的市民比前几天减少了,一上午也没有成交一辆。记者随后走访了其他几家店,发现均是类似的情况。
记者发现,很多合资品牌汽车都推出了不同幅度的优惠措施。某日系品牌汽车2011款新车型,目前普遍可以享受1万元以上的优惠,该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客户全款购买顶配车型,可以直降3万元。”记者发现,很多德系、日系合资品牌均推出了5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优惠措施进行促销。有好几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有的车型在客户签订购车合同后,还可以继续返利。
记者注意到,在往年车市淡季时,与合资品牌大打价格战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今年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降价热情,很多品牌不再跟风降价,更不愿意主动挑起价格战。
在机场路南江汽车城的一家国内自主品牌汽车4S店内,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该品牌一款主打的中低端轿车,他说:“目前这款车4.69万元,这个价位不再进行优惠措施,只可以赠送客户一套真皮座垫。”
一位东风汽车旗下某自主品牌销售部门的梁经理也告诉记者,该店内很多车型可以送GPS和保险,但的确没有降价优惠了。
在谈到自主品牌为什么降价热情不高时,这位梁经理坦言,一方面,多数自主品牌汽车面向的是中低端市场,本身降价余地就不大;另一方面,多年来自主品牌汽车一味主打价格优势,如今打得实在“降不动了”。再与进口、合资品牌较量,就应该在自主产权和核心技术上做文章了。 李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