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窝 窝 团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科普  文明  评论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汽车

一汽大众"攻擂" 华南车市争霸战德日开局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鑫

2010-07-01 08:16: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喧嚣多时的大众“华南战略”终于布局落子。日前,一汽大众广东项目正式落户南方经济大省广东,工厂将于201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产能从初期15万辆将扩大至远期的30万辆。由此,大众将竞争触角延伸至车企必争之地的华南市场腹地。

   而在该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日系车三宝: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则奋起反击,纷纷公布产能扩张计划,以巩固和拓展南方市场,并表示大众南下是好事,将乐观其成,更不怕竞争。、

    大众布局华南市场开篇

    华南市场一直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我国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区域消费市场,更是汽车企业的乐土。目前,华南市场的汽车销量占全国的三成以上,而这其中,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三大日系厂商合力占据了华南市场接近50%的市场份额。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厂商,大众在中国市场上曾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大众在上海、长春、成都、南京均设有工厂,但在全国销量达30%的华南却没有工厂,这大大降低了大众在华南车市的市场占有率。

   为扭转华南市场颓势,大众汽车开始布局觊觎已久的华南市场。去年底,大众汽车携手南北大众在华公布了“南方战略”,旨在提高大众汽车在华南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计划将大众汽车、奥迪、斯柯达三大品牌在中国南方市场的年销量从15万辆提升至50多万辆,并将南方市场占有率由2008年的12%提升到大众在全国的平均市场占有率水平。

   为此,日前,一汽大众广东项目签约仪式在广东佛山正式举行,该项目将借壳湛江三星,总投资5亿欧元,预计201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先期产能为15万辆,此后将扩大至远期的30万辆。

   新厂未动,车型先行。自去年年底高调宣布“南方战略”,大众在新车投放方面已经开始发力,南北大众的多款战略车型已在珠三角地区高频度曝光。而在目前的华南市场上,日系品牌尤其是中高级车的市场占有率较德系车企高出许多,为此,大众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或将担当扭转华南市场不利局面的重任。根据奥迪汽车公布的计划,预计到2015年,奥迪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将从目前的20余款增加到40余款。

    日系车企积极“做多”

    大众南下重磅出击华南市场的同时,当地的三家日系品牌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则奋起回击,相继公布扩张计划,以期巩固南方市场的霸主地位。

    5月8日,东风日产广州花都第二工厂奠基,该工厂计划于2012年投产,届时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工厂将成为日产全球最大的工厂。第二工厂投产后,东风日产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员工将达到1.3万人,年上缴税收将接近200亿元。届时,东风日产将占据华南汽车工业的半壁江山,并有望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前三甲企业,这为东风日产在中国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必要条件。

    无独有偶,当月25日,本田宣布2012年前在华扩产36%,而广汽本田是此次本田扩大在华产能的主阵地。在广汽本田扩能发布会上,本田社长伊东孝绅表示,为了满足顾客对Honda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公司正式决定在2011年下半年将增城工厂的年产能由现有的12万辆增至24万辆。届时,广汽本田的整体产能将由现在的36万辆提升至48万辆。其后,东风Honda第二工厂也将投产,Honda在中国的总产能将在2012年下半年达到83万辆。与之相比,丰田虽无高调扩产计划,但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四川新工厂和长春新工厂项目也在悄然启动。

    在新产能扩张巩固霸主地位的同时,三大日资车企在华南市场的优势地位目前仍是无人能撼。从1-4月广州上牌量看,东风日产以较大优势称霸本地车市,达到7136辆;一汽丰田以5572辆紧随其后;而广州本田和上海通用分别以4898辆和4350辆的成绩排在第三和第四位。而在东莞和佛山,东风日产则以3823辆和1368辆的上牌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商。

    汽车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在过去几年,攻占华南市场一直是大众和通用的目标,但截止到目前收效甚微。日系三大品牌牢牢占据了市场制高点,尤以东风日产的表现令人称道。

    厂商表态:大众南下有利汽车板块共赢

    日前,一汽大众宣布投资5亿欧元在广东南海建厂,预计201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作为当地的乘用车龙头,东风日产如何应对竞争?公司如何保持高增长?将采取哪些战略提高竞争力?中国证券报就此采访了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

   产业集聚好处多

   中国证券报:一汽大众等加入华南市场竞争,东风日产将如何应对?

   任勇: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除了物流成本、零部件供应配套,周边事业的配套以外,还有一个相互刺激。大众的南下,对华南地区的汽车产业也是一个刺激,对带动这个汽车板块共赢的效应还是利大于弊的。

   中国证券报:5月8日东风日产广州花都第二工厂奠基,预计将于2012年投产,届时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工厂将成为日产全球最大的工厂,是否意味着中国将成日产最重要的市场?

   任勇:东风日产拥有华南最大的汽车研发基地,虽然现在还没有做整车的研发,但这个研发基地和供应商、制造系统一起,对国产化的推动,对进一步降低成本,然后制造满足中国市场的车,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逐步掌握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特色。在开发和生产的标准上,怎么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我们目前要做的。

    打牢基础 厚积薄发

   中国证券报:近几年东风日产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今年公司将如何保持像去年那样的高速增长呢?

   任勇:我们把今年设定为“厚积薄发”年。所谓“厚积”,就是打牢基础,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成为业界的标杆。

   我们做的事情,包括产能的改善、新工厂的建设、产品布局的完善、经营网络的精耕细作、水平事业的拓展等,在品质、服务、满意度、效率和管理方面,都要为企业未来目标的实现扎牢更坚实的基础。

   中国证券报:东风日产以“高端领军、中部崛起、小车爆发”的三位一体、全面开花的态势,成功实现了产品线整体优势和局部优势的齐头并进,但小排量车受政策影响,销量开始减速,公司将如何应对?

   任勇:在中国汽车市场,谁能够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谁就能够赢得这个市场。在产品布局上,东风日产不断研究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做到深刻挖掘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喜好。

   中国证券报:公司在营销网络方面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变革,效果如何?

   任勇:去年我们进一步完善直营二级网点的标准,像DMS系统这些都直接延伸到了二级店,这样在很多方面上能够做到和一级店一样。二级店由于投资规模小,可以下伸到县一级,通过一级店和二级店的组合,我们的网络覆盖能够快速下沉,能够为顾客提供最便捷的服务。这种用服务拉动销售的方法,应该说是最有效率的。

   在管理上面,实行大区制管理,针对不同区域做出针对性的管理。还有一个就是地方车展,中等城市,像长沙、成都、福州、大连,我们的地方车展都能够覆盖。再往下就是小分队式的体验式营销,还利用DMS系统通过现场收集信息,收集潜在意向的信息,在后台进行登记。根据这些顾客的信息,再进行培养,培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把信息交给专卖店去继续跟进,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在汽车保险、二手车置换、金融服务方面,东风日产为顾客提供全面的汽车增值服务。

    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中国证券报:今年公司还将向市场投入哪些车型?

   任勇:今年下半年,玛驰将在中国市场全面上市。玛驰代表了目前全球紧凑型轿车的最高水平,作为东风日产进军紧凑型家轿的首款力作,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它打造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领军品牌。

   玛驰的上市将有效拓展我们的产品线,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细分市场产品的需求。玛驰的定位首先是性价比,价钱上让年轻人可以买得起,但并不是简单的代步功能,还要体现出汽车的魅力。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除了性价比高、满足用户对价格要求之外,还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汽车生活。

   有了这样的能力,除了玛驰,我们还可以去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汽车生活的需求。中国市场到底能成长多大?按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计算,13亿人,去掉一半不买车的,保守一点,还有6亿人,再按照60%会有车的概率计算,起码是3亿人。3亿辆车,离现在的水平还早,一二十年发展都发展不完。有这么多的新客户,这些新客户的用车,可能和前一代的用车观念是不一样的。

   中国证券报:目前,我国车市出现增速回落,悲观之声又起,如何看下半年市场?

   任勇: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车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全年将会有两位数的增幅。下半年的中国车市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但实力强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中国证券报:日产在电动车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东风日产何时才能引进生产?

   任勇:东风日产将于2011年在中国市场导入日产电动车。

   电动汽车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是政府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比如一些鼓励政策的公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统一的充电装置系统的建立等。只有逐步提高电动汽车的销量,才能促进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市场的蓬勃发展。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