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君敏
在全国各行业中,粉丝行业历来名不见经传,被一些人称作是“草根企业”,粉丝也被称为民间小吃。然而,就是这“草根企业” 生产的民间小吃,却成为社会各行业产品中的一匹黑马,驰骋商场,强劲势猛。2006年9月6日,位于招远市金岭镇钟离河西岸的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塔”牌龙口粉丝,一举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名牌产品”奖牌,10月份,又爆冷门,一举荣获了开天辟地以来,招远市唯一、龙口粉丝行业唯一和全国粉丝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一时间震惊四方,万众瞩目,客户蜂拥而至,订单雪片般飞来。面对辉煌,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一个人身上,他就是被人们誉为粉丝行业领军人的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君敏。
逆境兴企扛大梁
杨君敏1962年9月出生于招远市金岭镇员外沟村,当过农民,种过田。1981年6月到镇办企业金岭金矿工作,期间在井下从事过扒装、凿岩工作,由于工作积极,表现出色,先后被提拔担任了带班长、矿区主任、生产科长等职务。1990年9月份,又被提升为金岭金矿副矿长,党支部副书记。1996年同属镇办企业的粉丝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陷入困境,不能自拔。粉丝厂1990年以来,年年亏损,每年亏损额达100多万元,职工人数也由500多人锐减到不足200人,企业生产三天打鱼、两日晒网,技术人员被高薪聘请到别的厂家,年轻力壮的工人也都离厂而去。
由于企业不景气,客户少有问津,门庭冷落车马稀。雨汛季节,厂区杂草丛生,一些乡下农民干脆把牛羊牵到厂内,放牛牧羊,地上遍布羊粪蛋,一片狼藉,谁看了都心酸。1996年6月,粉丝厂终于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企业亏损额也高达600多万元,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拍卖的局面。此时,金岭镇党委政府出面,经过协调安排,由金岭金矿接管了粉丝厂。可是面对这么个烂摊子,由谁来收拾残局?金岭金矿10多名科级矿级干部无人应声。“我去!”在这种情况下,时任金岭金矿副矿长的杨君敏站了出来,他慷慨陈词,激昂发言:“粉丝生产有300多年历史,是我们招远人民有着自己特色的传统民间产品,是我们多少代祖辈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决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消逝,如果不能让粉丝厂红火起来,我就不是共产党员!”就这样,杨君敏临危受命,放弃了优厚的工资待遇,背起铺盖卷到粉丝厂当起了厂长。
面对着粉丝厂的破败凋零景象,杨君敏一头扎进车间工人中,摸实情,查原因,与工人促膝交谈,40多天没回家,与工人一起食宿劳动,摸爬滚打,制定制度,建章立制,落实多项责任制,实行粉丝生产定额管理,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改变了以前粗放型管理的做法,把企业经济效益和贡献大小直接与工资挂钩,极大的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奋战3个月,当年收入与支出达到平衡,摘掉多年亏损的帽子,接着又在全厂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军事化练兵”等一系列生产经营大会战活动,使企业迅速走出低谷,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十年一剑不寻常,含笑扬眉展锋艺。截至目前,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年产粉丝3万多吨,销售收入3亿多元的全国闻名的龙头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