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两年的调整后,A股市场似乎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十年前。但归去来兮,2245点“牛顶”能否变为“熊踵”,曾经的牛市高位能否成为如今市场的底部区域?我们认为,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连续调整后,A股有望在震荡中逐渐破茧,重返2300点上方只是时间问题。
短期行情演绎多有反复
分析本轮上涨的性质不难发现,2132点以来的上涨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沪指自2011年11月中旬以来已经连续调整九周,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反弹,技术上超跌较为严重,且主力调仓换股,部分强周期板块估值优势越发突出,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二是近期管理层暖风不断,总理讲话提振了股市信心,证监会成立投资者保护局、创业板发审委临时取消和鹰机电上会审核、两家基金公司先后宣布暂停参与新股询价、朗玛信息成首家创业板中止发行公司等对市场信心形成正面的提振;三是为应对春节前资金紧张的局面,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并表示进行短期逆回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行或在本周有实质性的动作。在上述原因共同作用下A股市场一度出现长阳脉冲式上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仍有三方面压力制约着短期上涨空间。其一,经济活力才是股市持续回升的根本所在。近期公布2011年12月份PPI及贸易数据表明企业盈利能力仍未见好转,不支持A股市场走出持续的上涨行情。其二是技术压力。目前大盘仍未摆脱下降通道,且2300点上方套牢盘较为汹涌,60日线依旧呈现下行状态,在无实质性利好助推下大盘上行受挫的概率大。其三,标普大规模调降欧元区九国评级,且春节长假在即,市场交投意愿或下降,股指短期上涨后劲勘忧。
中长期可进行埋伏布局
不过,短线大盘的震荡反复正是给中长线资金入场潜伏提供了良机。A股市场在2300点下方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主动型投资者可逢低进行潜伏。
首先,经济短周期环比见底已不遥远。数据显示,2011年11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当月以及累计环比增速出现明显下降,说明工业企业逐渐进入了主动去库存阶段。而根据历史规律来看,当库存出现拐点3-4个月后,工业产出将开始见底回升,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经济有望环比见底,而股市周期的表现则提前于盈利周期的变化。由此可见,目前市场风险最大的时期已过,虽然去库存过程往往意味着经济景气度下降及企业盈利下滑,但股票市场更多是反映预期的变化并会提前进行调适。
其次,流动性正面累积的信号逐步释放。一方面,2011年12月货币信贷数据显示,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823亿,为近5个月来首次多增,远超市场预期。同时,新增贷款大幅增加也带动M1增速回升,12月M1同比增速由11月的7.8%反弹至7.9%,且今年随着通胀水平的回落可控,外汇储备连续负增长,货币政策或将逐步向宽松方向微调,未来信贷投放增长可期。此外,近年来规律也显示,一季度是全年信贷投放高峰期,流动性在全年最为充沛。可见,M1增速延续回升态势的概率较大。另一方面,高层表态力挺养老金入市增值,并拟扩大RQFII及QFII规模,“中”字头个股控股股东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增持等都表明市场流动性有望回暖。
第三,新股发行遭到机构冷遇。面对新股发行速度过快以及参与打新收益有限甚至出现浮亏的现象,2011年12月28日,华宝兴业基金宣布不再参与新股询价,成为国内第一家表示退出参与新股询价的基金公司。而近日信达澳银基金管理公司也选择了跟进,且有媒体了解到实际上很多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都已经悄然停止了参与询价打新。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悲观情绪在前期杀跌中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宣泄,而利好消息的持续释放将有力提振市场的信心,虽然不排除局部的不安定因素(美国与伊朗的较量逐步升级)或导致大盘再度出现阶段性杀跌,但从中长期来看,2300点下方市场较为安全,经过反复震荡蓄势后回到2300点之上也只是时间问题。操作上,目前是中长线投资者潜伏的良机,建议逢低关注家电、汽车早周期的品种以及弹性较好的煤炭、有色等强周期品种,进行埋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