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窝 窝 团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科普  文明  评论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理财

伊利股份粗放式扩张存后患 需要新模式破局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编辑:张雪松

2011-05-25 14:34: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持续3年的粗放式的扩张,使得伊利的资金压力很大,但一味跑马圈地式的占领市场,不去精耕细作,并不被市场所接受。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张颖】5月19日,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600887.SH,下称“伊利股份”)拟定向增发募资70亿元。

  这对于伊利股份的意义重大,能够大幅缓解公司的资产状况。

  目前,伊利有银行负债31亿元,账面现金34亿元,整体负债率72%,而蒙牛乳业(2319.HK)和光明乳业(600597.SH)的负债率分别为41%和56%。

  虽然有市场人士认为高负债是公司扩张的结果,2009年和2010年伊利的收入增速都超过了蒙牛乳业,巩固了其行业龙头的地位。这一切的背后,有很大因素在于其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大力的投资计划。公司本次再融资,将确保未来3-5年公司持续的投资能力,进一步拉开和蒙牛的差距。

  但值得关注的是,伊利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2010年公司的广告宣传费比蒙牛多出14亿元,但是收入水平却和蒙牛乳业相当。

  消息一出,二级市场反应消极,该股早盘一度跌逾8%,收盘跌幅超7%。

  与增发方案出炉的是一份高达50多亿元的扩张计划。有业界人士认为公司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后,净利润将出现下滑现象。

  粗放式模式惹争议

  伊利股份规模至上的粗放式扩张显露无疑。基于此,市场一直对伊利股份投资价值存在争议。一方认为,公司市盈率偏高,目前不具备投资价值;一方认为,公司费用率控制会慢慢体现,但目前如何扩大规模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为297亿元,同比增幅为22%,净利润为7.77亿元,增幅不及收入增长,为21%。

  而伊利股份的三项费用水平高企一直为业界所诟病。201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68亿元、管理费用为15亿元、财务费用为-2070万元,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2.9%和5.05%。

  早在郑俊怀时代的伊利股份各项费用率较高就是业界声讨的问题,但在经历了高管更迭之后,进入潘刚时代的伊利股份,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为了缓解外界的压力,潘刚开启了一条用规模扩张来分摊高额费用率的方法,但由于竞争激烈,公司的规模扩大并没用消化掉高额的费用,反而因为避免在竞争中落后,公司逐年增加广告宣传、营销等费用的投入,使得公司的各项费用仍然高企。

  规模扩张的一个好处就是部分转移外界对费用率高的质疑。

  伊利股份的扩张从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后开始发力。2009年和2010年每年均有三笔大额投资,至2011年仅第一季度就有两笔总额超过8亿元的扩张计划。

  2011年3月19日,伊利股份公告投资4.57亿元在广东惠州建日产800吨的超高温灭菌奶项目。

  2011年1月,公司称在宁夏吴忠新建日产780吨的超高温灭菌奶项目,投资额为3.59亿元。

  2010年9月,伊利股份在河北张北新建日产1200吨超高温灭菌奶项目,项目投资3.46亿元。

  2010年5月,公司在黑龙江杜尔伯特新增4.5万吨奶粉的产能,总投资为5.52亿元。

  2010年4月,公司在山东临朐新建日产900吨超高温灭菌奶及日产140吨冷饮项目,总投资3.9亿元。

  2009年12月,公司发布扩产公告,公告称将在京津塘地区日产200吨酸奶及20吨奶酪项目,总投资3.82亿元。

  2009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一年后,公司称拟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金山开发区投资建设伊利·乳都科技示范园项目,投资金额为4.06亿元。

  2009年7月,公司公布了其在华北地区的扩张规划,拟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投资建设华北地区年生产4.5万吨奶粉项目,投资金额为2.89亿元。

  扩张始末

  由于公司的盈利状况并未改善,大量的扩张投资逐渐消耗公司的资产状况,公司负债率逐年提高,至2010年年底已然超过70%,这成为公司进一步扩张的阻碍,增发势在必行。

  伊利股份5月19日公布了定向增发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18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32.67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

  此次募集金额主要用于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奶源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包括1.在河北、山东、辽宁、宁夏、甘肃、广东等地投资液态奶项目,总投资约18.8亿元,计划收入53亿;2.在浙江金华投资冷饮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计划收入3.1亿元;3.在黑龙江杜尔伯特投资奶粉项目,总投资约5.5亿,计划收入26亿元;4.在苏州、南京、咸阳、惠州、天津等地投资酸奶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预计收入35亿元;5.在呼和浩特、锡林浩特、四川邛崃、合肥、湖北黄冈、南京等地投资奶源项目,总投资约12.3亿元,预计收入7.8亿元;6.补充流动资金约16.4亿元。

  伊利股份称,液态奶等五个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新增收入124.87亿元。

  由于公司在2009年和2010年处于特别处理状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之路受阻,直至2010年6月,公司撤销特别处理,增发方案才提到日程。

  潘刚是运用扩产方式解决问题的高手,历史上,公司曾有三次大规模扩张:

  第一次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是在2003年,解决了郑俊怀遗留问题。潘刚临危受命之后,为满足液态奶市场的强劲需求,以及解决在郑俊怀时代对液态奶投资的压抑,大规模扩张液态奶产能。连续实施多项液态奶投资项目,这导致2004年收入继续较高增长同时,净利润增幅出现下降。

  第二次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是在2005和2006年。主要是为拓展原料来源,进军长江以南市场,伊利将加工能力向四川、湖北、合肥等主消费市场腹地深入。固定资产投资再度大幅度增长,这之后的2007年乃至2008年,公司净利润增幅下降。再加上行权费用摊销的雪上加霜作用,加剧净利润增幅下降幅度,在2008年底又遭遇乳品行业地震,连续两年亏损。

  第三次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是在2009年下半年,彼时恰逢公司刚刚走出三聚氰胺事件阴影。

  伊利股份进行多个项目投资,主要原因是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品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三鹿乳业破产腾出巨大奶粉和液态奶市场空间,需要其他公司填补。

  但伊利股份通过扩张之路也并不顺畅。三聚氰胺事件后,市场对于UHT液态奶产生排斥心理,随后巴氏奶消费恢复,阻止了伊利股份也包括蒙牛乳业在内的UHT液态奶高速增长的步伐。

  更有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巴氏奶消费比重不断增加,最后成为居民消费主要液态奶品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由于北方基地乳企业及政府对养殖环节的重视,原奶价格将逐步上升,会越来越接近南方原奶价格。长途跋涉向南方地区销售UHT奶的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

  为了顺应复杂的竞争环境,伊利股份开始提高高毛利产品的规模,包括多次进行奶粉项目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酸奶项目的投资。

  可以看出,伊利股份并未找出解决目前竞争格局的模式,使得乳业竞争并未清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偏于呼和浩特一隅的地方乳品企业在运用了“营销拉动”型模式后,将规模迅速扩张,从二流乳品企业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乳业的企业。

  但这些年在竞争对手的挤压下,优势逐渐被蚕食,并在2008年时,被后来者蒙牛乳业超越。

  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业格局稍有变化,蒙牛乳业的扩张势头稍缓,伊利股份能否再成为乳业霸主需要新模式的破局。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