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管是书画、玉石、瓷器,还是人们曾使用过的人民币、邮票……但凡稀缺性的物品,无一不是价格节节飞涨。
令人瞠目的增值神话,在收藏市场上几乎四处可见:一张全新品相“背绿”水印一角人民币,每张涨到5.8万元;一整版猴票,突破100万元;一幅张大千的书画作品,可以拍出上亿元……收藏似乎正在从传统的“小众”圈子,扩大成为股市、楼市之外又一大吸金之地!如今收藏品的价格暴涨,是游资“爆炒”的泡沫,还是艺术品收藏市场定价机制的再发现?
从本周起,本报拍卖收藏版将推出《浮世收藏》系列,记者将带您更全面了解收藏领域,探寻收藏浮华背后的隐秘,希望为您的收藏理财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从不炒股票、也没买房子的85后刘芸(化名),现在开始“炒人民币”了。她去年花2000多元买的10张第三版人民币“小全套”,面值只有18元8角8分;如今过了一年多,这样的“小全套”已经涨到4000多元。
刘芸的投资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这两年,人民币收藏火热起来,9成新至全新的第一版人民币“大全套”已经涨至500万元以上,第二版人民币“大全套”也涨至45万元左右。而参与其中的,不再是传统的藏家,新涌入的人群中有大学教授,有股民、炒房客,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主。按照刘芸的理解是,“这玩意越来越稀缺,能保值。”
收藏第三版人民币“小全套”
一年赚了一倍多
刚刚毕业没几年的刘芸,一个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还没来得及接触股票,买房更是无从谈起。她唯一感觉就是,每月领到手里的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搞收藏?至少在知道朋友张姐收藏人民币赚到钱的消息之前,她一直还觉得那是老头老太太们的玩意。
2009年年中,张姐以1000元买入了第三版人民币全套(即1元、2元、5元、10元,1、2、5角和1、2、5分各1张,俗称“小全套”)。到了2010年年初,这个“小全套”已经涨到2000多元;看到张姐的赚钱效应后,刘芸也果断拿出一个月工资,以当时大概2000元的市价买了一套;而到今年4月份,“小全套”已经涨到了4500元左右。而据小刘所知,在2000年左右,这样的“小全套”也就值几十元!
对于收藏,刘芸现在也若有所悟。“市场货越来越少,收一套少一套。”在刘芸的想法里,她拿到的那套“小全套”不会轻易卖出来,“假设市场原来有10套,有人收了2套,那市场只有8套。这样量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