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会员  健康  理财  旅游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窝 窝 团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科普  文明  评论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教育

《三字经》禁全诵读 给传统文化多点包容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孙竹平

2011-01-01 11:07: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烟台大众网12月31日讯 (记者 孙竹平)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知一出,引起热议,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取舍、正确施教?

    《传统文化》要读吗?怎么读?
  
  在记者调查的烟台市区中小学中,传统文化课程基本上是以《传统文化》教材授课,一般是语文老师教,对课本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理解。烟台开发区金城小学的李方艳老师说,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安排学生在晨读或者午读的时候背诵。
  
  中大德美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不太愿意帮助家长做家务活,读了《弟子规》,现在也主动权帮家长做,他不好意思的说,之前帮妈妈刷碗会要钱。
  
  对孩子是否应该阅读传统文化,家长多数表示赞同。家长王先生表示,我确实发现孩子变化了,以前回家做作业特别墨迹,没有个时间概念,读了一个学期的经典,不说别的,做作业明显有效率了。《弟子规》里面虽然也有一些跟时代不相符的,老师给孩子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学其中最经典的内容。
  
  传统文化要怎么读?老师需要怎样的引导呢?烟台市第一中学《修身课》教师、李崇贤老师表示,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有不同的方式。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用故事来引导学生,比如孔融让梨等,取经典中的某一个章节,教学生如何关爱别人等,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品德素质。
  
  很多网友表示对经典诵读实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赞同,网友“小天王”表示,古代的经典中确实有一部分是现在社会不能接受的。我认为把好的让学生接受没错,可是也应该把一些他们所谓的“糟粕”的东西让学生见见,让学生自己有认识对与错、是与否的机会,否则会扼杀学生的辨别和想象力。也有网友更加犀利的指出,近年来孩子们的“阅读禁区”似乎越来越多――“鲁迅无奈地走了;《背影》也越来越远了,最终消失在地平线。现在轮到《三字经》一脸忧郁了……”,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在过度保护学生的鉴别能力?
  
  对传统文化多一点宽容

  
  中大德美小学在小学已经开展一个学期的《弟子规》教学。校长邴德美指着《弟子规》说,她个人并没觉得这几本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没有出现反动的言论、也没有出现与时代进步有根本冲突的地方,只是有些语句跟时代不相符合,比如,其中一小句“骑下马”,现在是没有马的,我们也不能教育孩子还去弄个马。再比如,里面说学生见了老师要鞠躬行“大礼”,现在最多要求学生跟老师行个队礼,多数也只是打个招呼问候老师。
  
  “虽然一些形式发生变化,但是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其中的道理是告诉孩子要有礼貌等等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礼仪。”邴德美说。
  
  时代在进步,文化在发展,传统文化里面不少是带有当时封建性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一些价值观是相悖的,需要跟现在的思想相结合,烟台市第三中学的周春梅老师表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
  
  有专家表示,传统文化经过百年的传承,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重视。我们今天希望从传统文化上找到自尊自信,我们更应该珍视我们的文化。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宽容,才能把自己的文化继承发展下来。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